程育全,1960年6月出生,浙江永康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永康铜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创建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永康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第十、十一、十二届永康市政协委员,金华市拔尖人才,永康匠人,神雕公司董事长,神雕铜艺博物馆馆长。
程育全16岁起跟随父亲学艺打铜,24岁与父亲一起从家庭作坊起步到创办神雕公司,传承并熟练掌握与使用铸、锻、錾、雕、刻、镂、嵌、镶、贴金、泥金、彩绘、高温氧化等20多种传统工艺,创新发明有喷铜工艺、镌錾铜工艺、泼雕铜工艺、多维錾雕铜工艺、锤铜画工艺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他的《溪山行旅》《松鹤延年》等山水铜画,技艺独特,自成一派,被业界誉于“中国山水铜画第一人”。他的作品荣获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类奖项100多项,多件作品被各级博览馆收藏,他是铜艺行业的领军人物。
程育全被推为“中国五金之都”工匠的形象代言人。他屡登“永康春晚”-《华溪春潮》舞台和央视《探索·发现》《中国影像方志》《爱奇艺》等栏目,展示和传播传统五金非遗技艺独特的文化魅力。他主演的《第三只眼看永康—匠心永康》视频,经央视国际在线向全球发布,阅览量已达4700多万。他的技艺与事迹更是6次在《学习强国》宣传报道。
程育全热心公益事业,设立了3项教育助学奖教基金,曾2次荣获永康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慈善教育家”称号。
一、年少好学,学有所成
“打铜、修锁、补铜壶喔——”在四五十年前,江南一带的街头巷尾,遥远偏僻的山村角落,常常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发出这些声音的,十有八九是永康人。鼎盛时期,永康有一万多,从事铜艺行业,在这批铜匠中,就有一位初中刚毕业的毛头小伙程育全。
程育全16岁拜师学打铜手艺,勤学苦练,成为永康“走四方”中一员。在艰辛的行担过程中,他不满足于师傅传授的传统技术。白天干活打铜,晚上总结经验,将白天师傅教的技术在脑海中浏览几遍,加深印象,同时能想出一些小点子,加以实践,在一大批匠人中,显得技高一筹,成就了一身好手艺。
二、博学求实,开拓创新
程育全为人诚信厚道,德艺双馨,敬业专注,从艺 49年,一直奋斗在生产一线,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从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研修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形成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铜艺技艺,是“百年锤炼、臻于完善”的永康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
程育全深耕工美事业数十年,至今拥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48项。其中的2项创新发明先后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程育全的“山水铜画镌錾技艺”“金属与非金属表面金属喷铸复合工艺和雕塑技艺”这2项技术与发明,填补了国内行业的空白,被行家称为程育全的2大绝技。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伯耿教授曾高度评价他的复合铜创造是一场铜材料的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铜装饰等工艺领域的快速发展。
程育全非常重视铜艺工具的改进和工艺的创新,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研发创新了喷铜工艺、镌錾铜工艺、泼雕铜工艺、多维錾雕铜工艺、锤铜画工艺等新工艺。同时他开展了旅游产品和博物馆衍生品的研发和生产,现在已批量生产的铜艺产品有:神雕茶壶、茶盘、茶杯垫等系列铜器品、育全堂精美铜器系列。其铜艺作品屡获国际艾琳奖、国家、省、市及各部门颁发的特等奖、金奖、银奖等63项奖项与荣誉。代表作有玄奘法师铜像--2006中印文化友好年胡锦涛主席亲自赠送印度的国礼、2008年北京奥运会景观雕塑巡展作品、G20峰会萧山国际机场迎宾厅大型铜地雕、东林大佛高81米的铜艺、云南鸡足山金殿等工程。
创新工艺代表作有:溪山行旅、万壑松风、抬头见喜、山水永康等艺术山水铜画,其中《溪山行旅》荣获2023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花杯”金奖,被业界誉为“中国山水铜画第一人”。
三、匠心传承,创新发展
历经年少学艺的艰辛磨练、中年创业的栉风沐雨和现在拥有的卓越成就,如今,程育全更在意永康铜艺的传承。“如何让一门古老手艺在我手中”传下去?他不断学习研究新时代永康铜艺非遗传承的理论知识,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永康铜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使命和担当。
一是在工厂里传授经验来传承。工厂里有纯手工的铜器工作室,有手工跟机器结合的车间,程育全每年要带十名左右的徒弟,手把手传授铜艺,努力把学徒培养成熟练的高技能的操作者。
二是利用铜匠行业来传承。程育全整合社会上的老铜匠并成立行业协会,大家经常齐聚永康铜艺博物馆,探讨研究和交流铜艺技术上碰到的问题,同时也让老艺人来带徒传授铜雕技艺。
三是创办铜艺博物馆和体验基地。2006年,程育全自掏腰包,花费1000多万创办了永康铜艺博物馆,打造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学院就业创业实训基地、金华市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是集铜艺工匠创作、传习、展览、体验为一体的铜艺文化场所。
四是通过各类展会和活动来传承。程育全积极参加全国铜艺的各类展会和大型活动,每次参加都要带上铜艺工具,在现场展演操作给与会的广大观众,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了解永康铜艺的工艺流程。
五是开展旅游参观和中小学生的非遗体验活动。程育全在铜艺博物馆内设立程育全铜艺工匠创作室、程育全技能大师工作室、程育全大师铜艺工作室研学中心、永康铜艺手工作坊,还配备了立体多媒体播放展示和全馆 VR 场景,让参观者参与永康“打铜”的整个过程。并举办夏令营,让青少年了解、感受永康铜艺和工匠精神,永康铜艺馆每年免费接待上万名学生和参观旅游人员。
四、科技转化,造福社会
几十年来,程育全总是站在工艺技术的第一线亲历亲为,极为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他积极将“复合铜工艺”“仿玉和仿木工艺”等技术向社会转让与推广,为全国3000余名学员进行了专利技术培训,提供了上万个的就业机会。
程育全在铜艺领域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做好复合铜的推广与应用,为国家节省了3万多吨铜材的重大贡献,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工艺的改造革新飞跃,极大推动了全国铜装饰行业的快速进步。因此多次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突出贡献奖”,多次受到了吴仪、李铁映、铁木尔·达瓦买提、何鲁丽、李强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五、著书育人,知识传承
他善于总结经验著书育人,先后撰写并发表了《铜艺工艺美学价值与传承分析》《仿玉雕工艺品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城市雕塑与城市建设》《漫谈雕塑在旅游资源中的利用》等文章,编辑出版了《五峰书院志》《荣庆集》《战国策集注》《程子樗言》《程正谊集》《程文德集》《程尚濂集》等书籍,编辑出版了神雕杂志50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他人。
对于匠人来说,作品就是生命,作品就是人品。“因相遇,而成全”,这是最合程育全心意的一句话:相遇就应该是一种相互成全。与铜相遇,他赋予铜以美的翅膀,而铜又照耀他人生的精彩。与人相遇,他谦和大度、与人为善,所以,一路走来,左右逢源。与社会相遇,各界给他以美誉,他以善举来感恩。当然,程育全最期待的,是人们与他的铜艺相遇,并寄盼这种相遇能成全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代言永康,致力共富
近年来,程育全屡登“永康春晚—华溪春潮”舞台、多次被央视《探索·发现》《中国影像方志》《五金之光》《爱奇艺.守艺人》等众多媒体作为“中国五金之都”传统工艺的形象代言人宣传报道,展现“中国五金之都”金属技艺独特的文化魅力。他主演的《第三只眼看永康—匠心永康》视频,经央视国际在线向全球发布,阅览量已达4700多万。其技艺与事迹,近期就有6次登上《学习强国》宣传报道。
程育全深知自己是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赶上了党和国家给我们的好政策,才让自己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人应该懂得感恩,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也和我们入一起过上好日子”,决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当他的复合铜和仿玉雕、仿木雕等技术研发成功并取得专利后,并未选择技术垄断,而是与父亲一起积极向社会推广。通过开设专利技术讲习班,手把手传授技艺等形式,累计成功培训了3000余名从业者。多年以来,全国各地众多的手艺人运用程育全的技术提升了技艺,推动了工艺美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程育全不仅是永康五金工匠的代表,也是产业共富的倡导者,更是“德艺共富”的典范。他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无私的奉献,不仅为铜艺行业树立了标杆,也为传承了几千年的铜文化铜技艺健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程育全将在铜艺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创造他的非凡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