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观念”,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其中,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被列为“三支队伍”之一,这是因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还要有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浙江教育报特别约请浙江职成教领域相关院校的负责人撰写署名文章,畅谈学习感悟。
浙江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张建国
以高质量终身教育培养高素养劳动者
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中的基础,在浙江“新春第一会”上,省委提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要落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要求。浙江开放大学将大力发挥开放、灵活、在线的教育优势,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为劳动者提供数智型、新质型、普惠型的终身学习服务,以省域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我省“两个先行”提供强大动力。
一、以数智型终身教育提升劳动者知识输出力
人类社会已步入超级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仅仅依赖于记忆存量知识的学习不能适应数字社会的需求,培育学习者创造和分享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浙江开放大学将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手段,鼓励学习者利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为劳动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支持,不断提升劳动者适应数字社会的核心知识素养。
一是打造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数智平台。建设“终身学习全轨迹、教学支持全程化、教学类型全覆盖、教学服务全方位、平台标准全开放”的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建设“课程中台”和“考试中台”,贯通“招、录、教、学、测、考、评”功能,为学习者提供“数智化、全链式”的学习支持。二是建设终身学习数字资源。创新数字资源开发路径,运用全媒体数字技术、语义识别、虚拟仿真、知识图谱、AIGC等建设新形态数字资源,力争到2027年资源库总量达到7万个。三是打造终身学习成果智能认证体系。依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入学注册、学习记录、课程考试、学分认定和成绩证明等,实现随时随学随认。制定“非学历证书—学历课程”认定转换办法和学习成果转换清单,贯通学历教育课程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学分转换通道。
二、以新质型终身教育提升劳动者自主创新力
打造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高强意识的新质人才,浙江开放大学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劳动者面向未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学习力与创新力。
一是探索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去中心化”教学改革,深化“师—生—机”协同的教与学,促进更具个性化、互动性和更高效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协同创新的能力。创新课程设置和技能养成方式,联合行业、企业、协会、技师学院等共同制定课程体系,持续增加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的内容,培养劳动者数字能力及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学历教育、技能培养、知识创新的有机结合。二是提升新质生产力贡献度。积极探索全民学习大数据仓、数字化可信账户、知识图谱和个人终身学习画像应用,持续关注并编制县域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数、县域老年教育发展指数,做好全民终身学习趋势预测、关联分析和决策建议,促进劳动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三、以普惠型终身教育提升劳动者技能实践力
在技术加速迭代的时代,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要通过实践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浙江开放大学将深入对照浙江经济产业特点,持续扩大成人单考单招规模,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做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聚焦各地村社发展需求,加大村干部“领雁”计划招生力度,更好地满足和支持村干部学习需求。目前,已有58个县(市、区)提供配套经费等政策保障支持,共有1.1万名村干部在我省开放大学体系学习。二是做实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增设各地亟需的专业,重点围绕劳模、工匠和中小企业家等群体,加强“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育英计划”等专项组织工作,力争全年大专及以上招生规模保持在6万人以上。三是做精新业态就业人员培养。浙江开放大学与杭州市西湖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联合成立小哥学院,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搭建学习平台,定制涵盖思政教育、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基层实践等课程的学习套餐。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梁克东
“一体化”模式培养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在浙江“新春第一会”上,省委对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然而,结构性矛盾导致的技能人才缺口依然是我省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打造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迫在眉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区域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特定需求,聚力协作式区域一体化、贯通式中高职一体化、接续式职前职后一体化“三个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着力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助力浙江省“三支队伍”建设。
一、聚力协作式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高技能人才资源供给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区域人才分布与培养水平不平衡、办学形态与空间布局不协调、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不适应等问题成为制约地方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堵点。作为地方职业院校,针对产业集聚区、县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金职院主体参与组建金义都市区产教联合体,积极建设“园区—学校”“县域—学校”“专精特新企业—学校”等人才培养协作共同体,开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低空交通、电动工具、养老托育等专业(专业方向),推动区域人才供给生态不断优化。同时,主动下沉县域构建“主校区+N分校区”办学新格局,实施面向山区县的“共同富裕+”职业教育专项行动,与武义县人民政府共建武义学院,在永康成立浙中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打造以县域现代产业学院为形态的区域产教联合体新样本,在服务县域藤蔓相连的“地瓜经济”发展上打造特色,为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聚力贯通式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层次不断上移,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不同层次培养目标,实现各层次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培养衔接,架起普职之间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一条龙服务,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选择职业教育。金职院面向区域重点特色产业领域,立足区域校校、校企合作,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重点谋划职业本科办学,建构基于“厚、精、高、宽”4个特征、“专业知识应用、技术融合创新、职业岗位迁移”3种能力、“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3型融合的“433”培养目标定位模型,积极探索以教促产、以产助学、产学互动的“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不断创新工学交替、育训并举的学徒培养培训模式。
三、聚力接续式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
随着产业技术和职业岗位不断更新迭代,如何确保岗位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进阶更新,是职业教育承担起在职“育”和职后“训”职能并举的时代责任。金职院制定职前职后衔接的教学与培训标准,面向中小微企业集聚的产业群,探索以1家标杆企业为主体、N家中小微企业加盟的“1+N”现代学徒制,开设符合产业特点的特色小班,建立从学生、学徒到员工、能手的育训结合一体化成长通道。实施“回炉淬炼”“八婺金匠”“创新工程师”等培训专项行动,与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实施“绿领”“匠领”“金领”三大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卓越创新先锋”等人才培养项目,助力当地政府打造“育才、招才、留才”金名片,推动省域、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
职业教育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的“蓄水池”,金职院将进一步立足需求匹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破题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人才培养新改革,助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省域发展。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党委书记 朱晓明
聚焦县域产业发展,打造人才培养新生态
浙江“新春第一会”的召开具有风向标意义,其中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为中职教育传递了鲜明的发展信号,职业教育人为之振奋。职业教育由于技术技能导向的固有特质,不仅是直接孵化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路径,更与产业有着天然链接,最能实现“教育促产”,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一、瞄准产业转型趋势,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要对接产业办专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传统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职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产业变革战略,如何顺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县域中职学校面临的新挑战。须瞄准产业转型方向,坚持为产业培养人才的理念,立足全产业链,结合学校自身专业基础,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链有效对接,为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就围绕皮革产业链,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整合原有服装设计、皮革工艺、平面设计、市场营销、物流5个专业,新增影视影像、电子商务、直播电商、跨境电商4个专业(专业方向),构建了对接全产业链的皮革专业群。
还要围绕产业人才实施综合改革。县域产业是县域中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土壤。中职学校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势必要与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同频共振。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应以产业人才需求为牵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产业技能为本位的“一专多能”课程体系,汇聚校企资源,推动数智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融入思政元素的岗位综合实践项目,实施开展“岗课赛证”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深入推进面向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在探索对接皮革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方式上,海宁职高积极组建皮革教学部,进行大类招生,实施复合型人才的“链式培养”模式。
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教融合新机制。职业教育强产业关联性的特点,能够促进村镇的特色产业发展。县域中职学校要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顶层设计上建立产教融合机制。海宁职高围绕家纺产业,以政府为主导,在园区建立产业学院,政行企校协同参与,汇聚优质资源与产教融合,形成了“统筹协调、一体实施、责任明晰、内外联动”的管理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产教融合协同功能。
要开展本土化人才定向培养。县域本身吸附能力弱,产业劳动力存在“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对县域产业来说,培养本土化人才,就是增加自身产业能量的聚集力,能有效解决“有产业缺人才、有人才难留住”两大问题。针对本地许村镇家纺产业的人才需求,海宁职高创新开展了“属地招生+定点培养”本土招生培养策略,面向产业集中地所辖初中进行属地招生,着力打造有技术、留得住的本土化人才队伍,形成了“生在县域、学在县域、服务县域”的良好供给生态。
要以产业学院驱动产教融合。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主要载体,是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要发挥县域主导产业优势,依托政府建立的产业学院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统筹安排学生定期进入产业学院实习实训,进驻岗位,承接业务,工学融通,以项目推动技术进阶,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
三、实施进阶一体培养,打造高素养产业人才队伍
要为学生拓宽进阶成长的通道。产业发展需要更高层级人才的支撑,这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中职教育“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办学定位转变和学生更高层次学历的诉求对中职学校办学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校要多途径、多类型拓宽学生升学通道,重点紧扣高技能人才需求大的县域产业,与高职院校联动推进多种形式的人才联合培养,多类型拓宽学生升学通道,多途径加快实现高规格人才培养。
要推进区域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着眼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化、创新型的需求,围绕共同产业,按照一体设计、学段衔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联动探索区域长学制一体化人才培养,制定专门的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赋能县域产业高移转型。海宁职高对接县域家纺产业,尝试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3+1+1”长学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满足学历层次进阶、技术技能匹配产业等需求。
德清县阜溪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 潘晓利
全方位服务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
浙江“新春第一会”强调,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其中,将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列入“三支队伍”之一,这是浙江以人为本、重视基层队伍、精准发力的重要体现。身处为基层劳动者服务的成人教育一线,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一、构建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队伍的成长空间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目前,基层劳动者队伍中初级劳动者多、高技能劳动者少,传统型劳动者多、现代型劳动者少,单一型劳动者多、复合型劳动者少,短期速成的人数多、系统培养的人数少。针对这些问题,整合教育、人社、农业等部门资源,重点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为支撑保障的工作机制,秉着“想劳动者所想,急劳动者所需”理念开展培育。比如近年来,考虑到一线劳动者的工学矛盾,我省将成人“双证制”初高中学历教育日常课程设置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校本课程基本以线下为主,体现了更多的技能操作,颇受各级学员的好评;德清各成校更是抱团成长、资源共享,电商、茶艺、家政、科学种养等课程培训多校联合开展,体现实效。
就成校的功能看,在专业类课程设置上,未来应继续加强与乡村振兴、各行业实用技能的关联性培养,促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强化政策落地、罗列需求清单、落实培训“人财物”等,让基层劳动者感受到各级部门对大家的重视与持续培育人才的决心和信心,让劳动者队伍和干部队伍、创新型人才和更高企业家队伍一样,享有更多提升空间与社会地位。
二、拓宽服务载体,成就劳动者队伍的成长梦想
面对基层一线庞大的劳动者队伍,如何让更多人成为高素养劳动者,甚至是有工匠精神的高素养劳动者“领头羊”呢?这需要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平台。省内各县(市、区)都在积极打造学习型社会,区域内联合开放大学、职业院校及成校、社区教育中心、村民学习点、文化礼堂等,在不断加强全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数字平台建设的同时,推进教育培训成果互认转化,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湖州地区在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培养上,针对各成校场地、专业设施设备有限的情况,除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与各乡镇(街道)成校深度融合外,更将培训场地延伸至企业与田间地头。各镇街以成校(社区教育中心)为主要学习点,辐射到以村民学校、文化礼堂为核心的文化学习圈、以农业实践基地为核心的农技学习圈、以职工学校为核心的职工技能学习圈,同时兼顾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形成众多劳动者的“15分钟学习圈”。在师资队伍上,成校教师与“土专家”“田秀才”和乡村创客共同成长,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献“智”乡村沃土。在德清,菌菇种植、水产养殖、民宿管家、休闲农业指导等培训项目在本地12家成校落地生根,近5年培训相关从业者超2万人,提升产值超1.2亿元,还联合农业、科协等部门培养了省市绿领新导师、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民专家等专业人才超50人。这批土生土长的专家,又成为各成校新聘的兼职导师,为成就更多劳动者的创业梦、乡村振兴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服务理念,促使劳动者队伍开花结果
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都需要人才支撑。要把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放到“大赛道”中,从整体通盘考虑、系统谋划、高效贯通,给予劳动者队伍更多呵护和支持。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多征求一线培训单位、服务类单位和劳动者本身的需求与实际困难;培育与设置劳动骨干工作室,注重“物质、精神双培养”,为劳动者队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更广范围的衍生服务,让他们有更多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除为各类劳动群体提供职业规划能力、就业实用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培训外,更在各级金融支持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学有优教等服务体系内,建立骨干劳动者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为真正敢拼敢闯的劳动者人才“开绿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各类服务单位和劳动者队伍放下后顾之忧,安心放心地在各行业、各岗位上发展,让高素养劳动者发挥更多示范作用。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培育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作为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全力浇灌“劳动者队伍”之花,使其拥有更多新平台、新梦想、新发展,成为更多劳动人才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