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中法合作)专业为例
时间:2023-11-17 来源:《浙江教育报》

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应从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建设、实践环节保障三个关键点着手。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对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新诉求,结合与法国商业研究和行为学院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历程,对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路径展开思考。这对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打造国际化教学团队、推动两国双边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面临新诉求

为更好地赋予中法合作办学新内涵,明确人才培养新路径,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新诉求围绕“三个聚焦”:一是聚焦国家战略区域政策针对性人才培养,着眼本土院校所在地区发展政策,结合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需求,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和教育保障;二是聚焦多层次数字化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人才的数字素养和技能,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聚焦新时代工匠型人才培养,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结合培养大国工匠的国际化需求,实施以德技并修为核心的工匠型人才育人工程。

二、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应放在“三个着手”上:

一是着手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国内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定位不清、模式趋同化等问题,导致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二是着手专业课程建设。从浙江商业职院中法合作项目初期来看,学生存在沟通技巧匮乏、理解能力缺乏等语言障碍和文化融合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信心,给专业教学加大了难度。

三是着手实践环节保障。职业教育要强化实践性教学,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环节更应具有国际特色。若在跨文化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较好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就会丧失合作办学的意义。

三、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专业课程体系

中法合作办学中,浙江商业职院结合法国商业研究和行为学院教育体系,牵头法方教师团队参与学生学习生涯规划。围绕不同教育理念和文化背景,集中思考“我在中法合作专业学习有哪些优势?”“我在这个专业如何发展?”“我的学习生涯如何规划?”三个问题,专注初期奠定专业基础,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在课程教学中,浙江商业职院形成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营销四维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品牌营销业务主管职业技能为中心,突出培养模式的实战化、国际化、企业化、职业化,有力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教材教法改革

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中法双方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在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核心技术标准的同时,浙江商业职院借鉴法方专业课程的先进经验,突出专业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教法上贯彻法国商科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实战型任务驱动教学,解决文化融合问题。

为开展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中法双方共建双语教材。针对学生语言基础,尤其在“跨文化谈判”“金融市场”“法国市场研究”等课程中,以活页式、数字化形式切入国际案例、行业案例、区域案例,在进行信息有效互换的同时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商业文化,打造思维开阔的工匠型人才。

(三)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完善实践教育环节中,浙江商业职院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新时代数字化基地、中法合作专用基地和特色商业文化基地建设,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电商直播发展优势,培养具备“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在加强科研能力环节中,浙江商业职院成立国际商科职业教育联盟,以及中法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对接中法合作项目,促进学术研讨交流,鼓励教师进行中法主题的教学研究和专业研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环节中,浙江商业职院师生走进多家优秀企业,深入调研,强化产学研合作。借鉴法方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经验,打造品质为先的校外实践基地,加大中外资源融合力度。同时引企入校,与阿里巴巴共同打造“数字经济新职业认证基地”。搭建多渠道、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多维度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加快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脚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楼高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