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职校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突破口在哪里?
时间:2023-03-17 来源:《浙江教育报》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但就业质量不高,职业发展空间也更狭窄,这导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高。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应提高职校生的就业质量,包括提高岗位的薪酬待遇,以及给职校生平等的职业发展、晋升机会。然而,当前仍存在着职业教育地位低、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不高的现实困境。要想破除这一困境,则要从供需两端发力。

从供给端出发,相关部门应破除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认知,通过破除唯学历评价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安于职业教育这一定位。从需求端出发,我国要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淘汰低端制造业,形成高端制造业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如果职校生的待遇、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前景,与普通院校毕业生一致,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和偏见就会消除。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在当前的招工用人环境中,还存在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而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依旧存在按学历选人的情况。另外,面对提高职校生待遇的呼吁,有不少企业回应,很多职校生并非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如何破局?应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而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有二。一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全世界范围看,由于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需要推进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通常是对普通教育投入的三倍,而在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没有达到对普通教育的投入水平。由于办学经费不足,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师并非双师,有些应该配备的实习实训场地也没有建设到位。

二是落实和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没有自主权是很难做到的。事实上,不少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并不清晰,有的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如中职、高职都追求升学率。目前,我国职校生的升学机会大幅提高,职教“断头路”被打通,但如果职校就此以升学为导向办学,并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

当然,要引导职业院校安于职业教育定位,就必须破除唯学历论,全面建立技能型社会,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