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林:凝聚集体智慧,做好四项服务
时间:2022-12-08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编者按——

在国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倡导全民职业教育背景下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如何引领学校发展行稳致远如何肩负新时代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使命担当?浙江职成教网推出《校长说》专栏,邀请我省职成教院校校长畅谈校长生涯的思考和感悟,分享办学成功经验,探索改革创新的新举措,为我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抛砖引玉……



王小林,1965年生,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园林绿化技师,正高级教师,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第八批特级教师,2010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五批“功勋教师”称号,2012年荣获省“十大育人先锋”,2012年当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2016年被评为嘉兴市首批杰出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2020年2月被聘为国家第十一届特约教育督导员。


王小林是职教战线的资深“老兵”了,从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调到海宁职高,至今已过去了三十多个春秋,“可以说,我的一辈子都在这里了。”王小林讲到。近日,浙江职成教网对王校长进行了采访,王校长语速轻快,妙语连珠,把其校长生涯的感悟和思考娓娓道来。他认为,校长的职责是塑造团队的价值取向,并且要做好四个方面的服务工作。

王校长认为,校长最重要的职责是统一团队的价值取向,就像比赛一样,要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思想统一了,大家有共同的愿景,才能够团结一致往前冲。”

海宁职高的办学规模比较大,在校学生近五千余人,在编教职工三百余人,管理这样大的团队面临很多困难,如何做到塑造团队的价值取向,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王校长认为,一方面是党委领导班子的统一:班子要具有凝聚力、领导力、有民主集中的精神,还要有一些个人魅力;做决策的时候要经过充分地交流,当事情决定以后就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中层干部是把各项工作具体落实的关键,因此执行力要强,基层也许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中层干部就需要把所有的思想都统一到主线上来,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落实到位。

随后,王校长阐述了海宁职校是如何做好四项服务的。

服务学生发展

“育人,是学校最基本的功能。”王校长说,“职业教育的思想也在慢慢转变,相较于是学习一技之长,有个谋生手段,学校更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到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学校依托海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以“潮”作为校园文化,积极构建“五育人”实施路径:即环境育人——根据海宁地方特色,布置“弄潮儿”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制度育人——完善学校制度,引入企业规章,双规互融,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具有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课程育人——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构建“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一课一德”教育模式,素养渗透,相辅相成,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活动育人——围绕“弄潮儿”的核心素养,设计各类文体技能活动,并形成活动形式多样化、过程参与全员化、创新创业常态化;心育育人——打造以“潮文化”精髓为内涵的“一体两翼”心理激励特色教育,开展“五个一”心理教育特色活动。海宁职高学生素养培育成果丰硕,优秀学子层出不穷,多次迎接各级领导、专家、同行来校调研、学习。

服务教师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在提高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方面,王校长也是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创设平台,提供机会、资源,让老师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展示。”王校长说。海宁职高启动三航工程:把全体专任教师按照教学经验和所获荣誉,划分为三个时期:引航期、近航期和远航期,针对不同航期的培养目的和要求,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四方面制定明确的任务清单;并通过“三出四进”教师培养路径,对教师队伍进行精准性的培养。此外,海宁职高还通过搭建“阶梯式”教师培养平台、多层级名师工作室平台、多类型指导团队平台的“三平台”建设,为教师们铺设了“校级→县市级→地市级→省级”的名优教师孵育之路。

通过长期努力,海宁职高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名师队伍不断扩大,科研、比赛也硕果累累。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功勋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6名等,以及一批市、县名师及优秀班主任;拥有3个省级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近三年,教师获省级以上奖项107人次,居全省前列。

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王小林说,“作为县市级的职业学校,要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学生也要能留下来,为本地做贡献。”海宁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经编、家纺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2014年,他以皮革专业为切入点,带领专业教师,走访了海宁市大大小小的皮革相关企业,首创提出“链上教育”,率先开展“链上”专业群建设改革实践。从“链上专业、链上课程、链上融合、链上服务、链上德育”5个着力点深化专业群建设,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构建皮革专业群,实施“链上教育”过程中,改组专业部教学管理,将原来分散在4个专业部的皮革服装、电子商务、平面设计、市场营销、影视影像、物流等相关专业统一纳入同一个专业群管理;调整修订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群OnlineToOffline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皮革部;实行大类招生,构建学生体验+选择“链上选择”机制。“链上”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群资源共享及跨专业知识融通,促使专业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与经济链的融合发展。皮革专业群打造“爸爸的皮衣”德育品牌,通过“为爸爸做皮衣”主题性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演出,围绕产业链所需的岗位能力和核心素养,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融入感恩教育,实现德技并修。

近年来,“链上教育”在皮革专业群的成功探索推广到了更多的产业方向,海宁职高构建起了对接皮革、经编、家纺三个产业的“链上教育”专业群,有效解决了学校为“专业”培养人才还是为“产业”培养人才、“孤岛型”专业设置怎样服务“链条型”产业、“单一型”培养模式如何满足市场“复合型”人才需求三大问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宝民给出了“对接产业办专业,德技并修育人才”的高度评价。

服务学校发展

“校长要为提升学校的地位、影响力而不懈奋斗”,王校长表示,海宁职高提出了“标志浙江,示范全国”的目标;“海宁特色、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愿景;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级验收,以6项全优通过省“三名工程”的考核,“十四五”时期的“双高校建设”也是第一批申报创建,已通过中期验收。   

 王校长说:“一提到‘链上教育’‘爸爸的皮衣’这些品牌项目,大家就能想起海宁职高。”是荣誉也是实力,做出成绩,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获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是学校实现长足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可以说,海宁职高处处渗透着王小林的精神和气质。面对新时代、新挑战,王小林依然不能止步,正如海宁职高的校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二十大以来,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更加凸显,而且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确立了下来。”谈及未来的展望,王小林认为,在党中央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职教人要继续努力,夯实中职的基础地位,打破地方、企业对职业教育一些旧的看法,并且用实际行动带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如此,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好的明天,中职学生也将收获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浙江职成教网 赵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