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青丝成华发,三尺讲台写春秋——记宁波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张金娣
时间:2022-11-14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我第一次遇到像您这样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您总说自己头发白了,老了,但我仍然觉得您就像个小姑娘,您面对我们永远是一脸笑意,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增添了魅力。”

——2019级陈婉情

教学之余,张金娣老师细细地看着学生偷偷送的这张小卡片,抚摸着满头华发,开心地笑了。一颗年轻的心、一张和蔼的笑脸,让张老师满是亲和力;三十年,万千青丝虽已成华发,三尺讲台却写下了满纸春秋。

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对学生却有着宽大的包容心和满满的鼓励。

在严于律己中树师者之范

进入教学岗位后,张金娣老师努力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图书馆是她经常去的地方。直到现在,她依旧保持着去图书馆学习的习惯。只要有教育专家讲课,她从不缺席,积极地参与讨论,不能消化的部分,就用手机录下来回家学习。学校有外出听课或培训的机会,她踊跃报名,喜欢坐在前几排,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并积极互动。

张老师很重视开学第一课,每当她接到新生班的教学任务,总想多花些心思,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开学第一课,记住学生的名字是重中之重。新生报到第一天,她拿到学生名册,先读上几遍,再把学生的名字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反复听,偶尔晚上散步也在听。为了更快地记住新生名字,她找各种机会接触新生,或去操场看他们军训,或路过教室张望一下。偶遇班主任,总是主动聊上几句,熟悉下班级的情况。有了学生座次表,她就用电脑将学生的名字重新打印一遍。在学生做眼保健操时,拿着座次表一遍遍对照学生的长相。还通过自己发作业本来加深对新生的印象。

小事中见自律,张老师严于律己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树立了师者之范。

张金娣老师与学生合影(前排左三)

在细节关注中释何者为师

2012年6月,从东海之滨出发,火车跨过长江、黄河,终于爬上了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车窗外,连绵的雪山,无垠的草原,满山的牛羊映入眼帘,这是张老师送西藏班孩子们的万里归家之路,路迢迢,情绵绵。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并将这次走访的经历撰写成了纪实新闻稿《跨越万里的家访》,全文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在《鄞州日报》上。

在这些藏族孩子中,次仁同学留给张老师的印象最深。次仁家里有两个哥哥,还有弟弟妹妹。小时候家里缺劳力,次仁没读几年书,就被父母遣去放牛了。2010年9月,19岁的次仁有幸来到宁波就读鄞州职高的汽修专业。刚到宁波时,次仁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几乎不会讲汉语,连自己的名字“次仁”也不会写。和老师交流时,腼腆的次仁只能用点头和摇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张老师那时是学校的通讯员,又刚好负责次仁和其他几个藏族孩子的汉语教学工作。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她经常在课余时间跟他们闲话家常,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她还用自己的单反相机记录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陪孩子们外出游玩时,她特意让次仁跟在身边,有时让他帮忙背相机,这样跟次仁交流的机会就多了。当把照片洗出来送给次仁时,他用双手接过照片,轻轻地说:“老师,谢谢!”这些细微的举动,拉近了张老师与次仁之间的距离。为了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她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当把笔记本送给次仁时,手指着自己写在本子第一页的几个字,让次仁跟着她一起念:“学好技术,建设家乡!”次仁感动地回应:“好的,老师,我会好好读书的,谢谢老师!”

翻开次仁的汉语学习教材,可以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注满了汉语拼音,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用《新华字典》查出来的。被次仁翻阅了无数次的新华字典,封面已被他用单面胶严严实实地粘了一遍。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使次仁在宁波三年学有所成。毕业后,他一直与张老师保持着联系。每逢新年,次仁都送来问候:“扎西德勒,新年快乐!”

在日常教学中,张老师对汉族同学同样非常细心,善于在细节中发现问题,用行动诠释了无微不至、深入思考、因材施教的育人精神。

张金娣老师与西藏学生合影(右一为次仁)

在辛勤耕耘中育桃李天下

1996级文秘甲班的学生张萍芬说:“我是在张金娣老师爱的关怀和鼓励下度过高中生活的。张老师擅长朗诵、演讲,有一次学校举行演讲活动,张老师鼓励我去参加,而我生性胆小,不爱表现。我总是分不清‘han’与‘hai’的区别,张老师一遍遍地纠正,我一遍遍地错,那时我一度失落,觉得自己好笨,连话都说不清楚,还参加什么比赛,真是有愧于老师。正在伤心之时,张老师给我递来了一杯清香四溢的菊花茶,正是这杯茶让沮丧的我有了不服输的斗志,告诉自己不能愧对这杯菊花茶。直至今日,那股淡淡的菊花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心田。之后,在张老师的指导鼓励下,我一次次地站上演讲台,代表班级、学校,参加了不少的比赛,也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了。考上大学时,张老师告诉我她大学里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于是,我也把自己沉浸在了图书馆,在书中汲引更多的知识。这让我的大学三年过得充实而意义,也为我走上教师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非师范的文秘生有幸考入教师队伍,靠的就是自信自励和一颗热忱的心。这两样东西都来自于张老师的润物细无声。我是老师用爱浇灌长大的孩子,现在我也用我的爱浇灌着我的孩子。张老师我想对您说‘得遇良师,三生有幸!’”

学生的心里话

在今年的第三十八个教师节中,张老师代表三十年教龄教师发言:“三十年的教学经历,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一个老师的成就,不是自己获得了多少荣誉,而是学生取得了多少进步,得到了多少成长。职业千万种,教师是我内心最认可的工作。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学校、学生成了我的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每天一进入校园,我就能感受到学生们的朝气蓬勃,这样的氛围真好!最后祝愿学校的明天越来越好,希望孩子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宁波鄞州职业高级中学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