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第11期订单班开班
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组合。随着餐饮行业本身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连锁化率的不断提升,餐饮业技能人才需求强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商职院”)餐饮类专业始建于1974年,是全国较早开办该类专业的院校之一,现拥有国家骨干专业、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优势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专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素有“浙菜黄埔”美誉。学院师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高端国际盛会的核心服务工作。为提升餐饮类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使之更好适应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要,浙商职院聚焦“双高计划”建设,全面践行现代学徒制,全面深化资源库建设,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积极创新餐饮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了提升餐饮类专业学生技能的新范式。
全面践行现代学徒制,着力实施“三环三导”教学法
“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餐饮行业“师傅带徒弟”的文化较为久远,在餐饮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具有丰厚的土壤。作为首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商职院在餐饮类专业践行现代学徒制,创设“三环三导”教学法。“三环”是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要经历“校—企”之间理论和实战的三次循环。第一次循环,即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到校为学生讲授部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模块,让学生进入“企业课堂”,利用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境和设备条件进行实训教学,目的是使之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有初步的认识和感悟;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校为主、以企业为辅。第二次循环,即学生在课余、双休日、寒暑假以兼职形式进行短期实践;这一阶段的教学仍以校为主、以企业为辅,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巩固和检验教学成果并且发现问题。第三次循环,即第三学年的完全顶岗实习;这一阶段的教学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辅,主要目的是拓展提升。其间,学生以实习周记的形式与指导教师探讨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三导”是指学生在校由该项目模块的教师担任“校内导师”;学生在企业由该部门的主管、领班或技术骨干担任“技术导师”负责传帮带;学生选择课程及今后工作的岗位和发展方向时,由企业的部门经理和总监担任“行业导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咨询。“校内教学—岗位实战—返校研讨”的工学交替模式真正实现了工学相长,极大地提高了餐饮专业技能教学的实效性。
全面深化资源库建设,着力推进“O2O”信息化教学
学校立足职业院校“00后”学生的群体特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放到开放性网络平台上,实施“O2O”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职业院校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浙商职院2015年获批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与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兄弟院校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目前资源库拥有微课6800多门、数字化资源31000多条,涵盖八大菜系、名菜、家常菜、清真系列以及餐饮非物质文化等知识点,注册用户和用户活跃度等指标处于同类院校前列。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资源库建成了一大批核心课程、个性化课程和典型教学任务,基本覆盖了职业院校餐饮类各专业的技能教学需要。餐饮类专业教师目前在技能教学中已高度依托该专业教学资源库,其在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巩固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资源库中的名师、大师操作视频为学生技能学习提供了反复研究比对、寻找问题差距、探索解决策略的便捷途径。同时,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强大的时效性便于餐饮类专业教师及时向学生传递行业企业的新资讯与动态,使专业教学紧密接轨行业发展,拓展了学生的技能学习视野。
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着力共建“海外中餐学院”
餐饮业国际品牌云集,中西餐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一大批米其林餐厅着陆国内市场,中餐企业也正在走出国门“开枝散叶”,海外中餐馆已经超60万家,吃中国菜已经成为外国人的生活常态。根据餐饮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餐饮国际标准,提高餐饮管理与服务能力,必须要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办学的路子。2017年,浙商职院与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战略合作,先后获批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举办10期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班,全球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华人华侨来校培训。餐饮类专业的师生踊跃担任培训班志愿者,与前来参加培训的海外中餐业主切磋技艺,了解中餐烹饪技术在海外的发展,同时就西餐烹饪技术展开交流。2021年,浙商职院与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合作开设西班牙中餐学院,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班学员、西班牙餐饮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申前担任执行院长。通过云直播专业课程,浙商职院餐饮类专业的师生与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烹饪专业的师生相互展示两国经典菜品的制作,交流厨艺学习的体验和心得,共享国际餐饮文化。学生对餐饮专业技能有了更宽广的认知、更具创意的灵感、更与时俱进的思路,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徐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