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多渠道构建大学生“双创”新生态
时间:2021-11-02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

温州现有普通高校11所、全日制在校生13.78万人,高等教育规模位居全省第三。其中,9所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实体机构),2所高校(温州商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成立了涵盖“双创”工作的“温商梦工厂”和学生职业发展中心。

近年来,各高校坚持扎根温州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多举措抓好大学生“双创”工作,温州大学、温州理工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称号,多所高校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众创空间等称号。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完善课程体系。温州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在温高校“双创”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比,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召开6期大学生创业论坛,协同各高校探索构建具有温州特色、“双创”特质的系统化育人模式,加强教育改革创新,温医大《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30余门课程进入市级课程资源库,各高校“双创”课程累计获评省级一流课程10门、专业特色课程452门。

二是推进多点开花,打造特色矩阵。各高校立足育人需求和办学实际,积极打造“双创”特色育人模式。比如温医大基于医学专业,大力建设“双创+医学教育”融合改革试验区,出台大学生专项奖励办法,工作经验获教育部肯定推介;温大培育“产业、专业、创业”三业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创”联盟,打造了大学生创业园;温职院打造“训研创”实践教学体系;浙工贸集聚“企业、学校、学生、政府、市场”等五方力量,建设“三园区三基地”;温科院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业“双创”教育链等。总体来看,各高校都有拿得出手的“双创”特色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是强化以赛促创,促进理实一体。各高校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双创”竞赛,确立了“以赛促创、以创促学”的实践教学培养理念,致力于在实战中锻炼学生“双创”能力。市教育局积极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参与完善多维协同的竞赛保障机制。近五年,温州高校在各级各类“双创”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国际奖项29项、国家级奖项850项、省级奖项3168项。尤其是在今年,温州高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与国内外高校比拼,取得5金7银10铜的历史性突破,其中,温医大金牌数连续三年列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首位。

四是注重产教融合,转化创新成果。各高校坚持把服务区域转型升级作为“双创”工作的关键目标,推动“双创”成果惠及企业、行业、产业。比如温州理工学院与2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亚龙学院等产教融合基地,帮助学生在真实企业和情境中实际检验“双创”成果。近三年,各高校取得发明专利740项、科技成果520项,直接转化经济收益1718万元,为企业创收4.87亿元。市教育局积极搭建“温州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平台”,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每年组织在温高校产教融合暨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近两年集中签约项目220个。同时,各高校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打造优秀“双创”导师人才库,建设“双师型”队伍,提升创业导师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发展,近三年建立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基地96家,培养“双创”导师408人,与企业共建10个产业联盟、66个科技服务平台,成功申报立项与创业相关课题100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0多篇。

五是注重内外联动,拓宽国际视野。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国际化探索,实施创业教育国际化战略,整合国外优质创业教育资源,搭建多层级的创业教育课程与项目,提升创业师资国际化视野与水平。比如,温大招收14个国家28名创业教育硕士留学生,鼓励留学生创新创业,组建留学生创业团队14支,2019年国内首批创业教育方向硕士留学生顺利毕业。

六是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内驱动力。各高校积极引领大学生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建设相结合、将培育“双创”精神与坚定理想信念相结合。比如温大打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团队92支,努力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打造成为一门生动的思政课;温州理工学院围绕温州“两带一园”建设,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与服务基地、乡贤直播技术学院等平台,引导学生开展30多项乡村振兴服务项目助推温州乡村振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