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双高 对标职本 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金职院召开2021年暑期教学工作会议
时间:2021-09-03 来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网站

9月2日,金职院召开2021年暑期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以“对接‘双高’建设、对标职教本科,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题,在职教本科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新技术课程群建设、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分享和工作部署,并部署下阶段学校教学工作。

校长梁克东,副校长成军,党委委员张雁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科职以上人员,各学院负责人、分管教学与基地的院领导、二级学院教科办全体人员、实训中心负责人、专业级机构主任和副主任、课程组负责人及有关骨干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专职人员等近300人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形式举行。

会议期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博作题为“转思路、用全力、保成功——关于职业本科学校申报的准备与建议”的专题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研究中心平台运维部主任曹喆作题为“基于‘智慧职教’的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行”的专题报告。机电、医学、师范、制药、信息、商学、公共七个学院分别针对职教本科专业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关键领域改革、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与运行、赛教融合经验分享及通识课程建设等内容作了汇报分享,教务处还就教学运行规范工作作了具体梳理和工作部署。期间还开展了以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为主题的两场主题教研活动。       

会上,梁克东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学校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从立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竞争全国第一方阵的办学基础上保持优势、谋划进位的更高处着眼,从“有什么”“缺什么”“做什么”的层面提出三个“清醒认识”。一是要清醒认识成效与优势。学校教学工作围绕高水平、紧扣高质量,聚焦“双高”建设、瞄准职教本科,各项工作有设计、有抓手、有成果,突出优势表现在产教融合发展形成了新格局、实训教学条件取得了新提升、教学改革成果达到了新高度。二是要清醒认识问题与短板。审视当前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还存在专业升级步伐有待加快、关键领域改革有待深化、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教学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三是要清醒认识现实和需求。从政府、社会、学生三个层面关注和审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的需求和变化,努力形成更为多元、更为丰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形态。

结合学校下阶段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目标与任务,梁克东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理念为先,把握职业教育趋势。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把握新需求、新趋势、新理念和新规律,对标高水平和高质量,努力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和实践者。要着重加强学习内化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加强学习借鉴双高建设的同行经验,加强学习研究职教本科的办学内涵。

二是实干为要,提升教师发展能力。迈向本科层次办学的新阶段,需要一支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要在“双高”中锤炼,通过“双高”建设项目,在做中学、在干中练;在载体中历练,积极创设分层分类的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项目载体,让广大教师有充分的项目实践平台;在团队中磨炼,以骨干为引领,在团队协作、共同参与、梯队结构的干事中成长。

三是特色为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职业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牢固树立以改革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深度和力度,全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推动专业创新发展,形成可推广、可示范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要着重做特“三个一体化”,促进“产学研训创”一体化,深化“岗课赛证”一体化,探索本专科职业教育一体化。

四是绩效为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质量发展,要关注质量指标及实现质量提升的质量体系。紧盯实的质量指标,扎实努力补短板,切实提升质量效益;积累实的质量成果,系统规划布局硬核标志性成果,持之以恒形成成果的延伸、积累和带动;健全实的质量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深化实践探索,在质量管理上进一步推动体系创新。

五是变革为本,实现有效内部治理。要积极应对内外部环节变革,优化内部治理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障。要着重强化标准,推动常规管理向依法治理转变;优化层级,推动二级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深化模式,推动传统手段向数字化改革转变。

梁克东指出,在“双高”建设再接再厉、职教本科对标对表的重要时期,全校上下都要为教学工作出力、献力、助力,切实做到党政重视教学、教师潜心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保障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成军在总结会议时对各学院的交流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本次暑期教学会议内容具有整体性、前瞻性和时效性,强调要针对新时期教学工作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学工作的潜能、拓展教学成果的优势、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用心学习领悟好会议内容、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针对新学年如何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成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规范,夯实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拉高人才培养的标准,并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过程环节。二是补短板,增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支撑。要深入剖析对比更高标杆的现实差距,积极拓展成果提升的空间。三是重诊改,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要以教育教学省级督导评估和教学诊改试点省级复核两项工作为契机,强化诊断改进的意识,以此持续推动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李远远 王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