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城市客厅”,一场2018级木雕专业毕业作品展吸引了诸多关注。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意妙想,赋予了东阳木雕这项古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而时尚的面貌。行业大师、企业工匠纷纷前来为展览“站台”。
“真没想到,这个展览居然办了10年!”东阳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陈君梁颇为感慨。自从2009级木雕专业学生举办了首届毕业作品展以来,这个展览年年如约,未曾缺席。第一次前来观展的陈君梁对学生的才情和技艺赞不绝口:“学校把木雕作为特色专业精心建设,教学上涵盖了木雕、剪纸、绘画,通过文化与技能教学双重打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之人,真的非常不容易。”
作为东阳木雕红木家具行业的管理部门负责人,陈君梁多年关注东阳木雕人才培养。他说,目前正值东阳木雕红木家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新生代融入。2017年、2019年,东阳市举办中国红木家具雕刻职业技能大赛,陈君梁是大赛工作人员之一,亲眼看到该校优秀学子在大赛中大展拳脚,他直言“后生可畏”。
对于这个班,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卢干有着别样的感情。2018年8月,他和这个班的学生同时来到东阳职教中心。两年半时间,他陪伴并见证着学生们的成长。在卢干看来,这是一届多才多艺的学生,除了会木雕,他们还会剪纸、绘画,拥有各项技能。
学生单庐卢的母亲当天也来到了展览现场。“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选择了职校。两年半时间,我收获了一个全新的孩子。”这位母亲说,之前女儿对木雕并没有特别的印象,因为有一点美术基础,就报了木雕专业。但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单庐卢就告诉母亲:“我喜欢这个专业!”
从原先的无感到后来的喜欢,单庐卢走过一段艰难的历程。接触木雕的第一关是磨刀,每天磨一个多小时,她经常是早晨4:30就起来磨,手上都磨出了水泡,但也因此了解到各种雕花刀的性能。凭着这股韧劲,她初试牛刀就获得了教师表演。“第一次动刀是雕刻云朵,因为熟悉工具,对云朵的造型观察比较仔细,毛坯打得比较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良好的开端坚定了单庐卢的学习信心,学校开设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她在艰苦中感知到精致的美好。“我会在木雕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单庐卢说。
“这批学生比较特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学习的节奏。”该校艺术旅游学部负责人邓玉荣说,以往每年四五月份,学校都会组织毕业班学生到签约的大师工作室实习并完成毕业创作,去年因为疫情防控学生只能在校内完成毕业创作。为此,学校增加了木雕实训课和剪纸课,要求每个学生在创作木雕作品之余,再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剪纸分两块,一块是剪,一块是刻,剪是指剪出轮廓,再用刀刻出细节,所以很考验刀功和造型。”剪纸指导教师何挺说,考虑到毕业作品均是木雕,色调太单一,加入剪纸技艺可以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与此同时,美术教师单沈科还指导学生创作了一批素描和油画作品。“天天接触这些美的艺术,难怪单庐卢会发自内心地喜爱上这个专业。”邓玉荣说。
然而,举办了10年的木雕展如今也面临困境。“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留在这个行业。”陈君梁说,只有当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这个行业发展,木雕专业的办学才是真正成功的。他认为,除了让学生从内心树立对行业的认同感,还需要政府、行业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他们留下。学校也要注重培育木雕专业学生的跨界融合、市场营销技能。
“从这几年的展览情况看,学生的技艺一届比一届好,木雕专业的教学正渐入佳境。”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一中曾担任东阳木雕技校校长,学校停办后,他一直很关注东阳职教中心的木雕专业。两年前,他的工作室成为该校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在他的带教下,几名学生选择留下来,跟着他继续“深造”。“对于带教的学生,我不仅教给他们木雕技艺,还会对其进行艺术熏陶,以自身从业经历影响他们。木雕创作是艰苦的,但前途是光明的。”陈一中说。
“事实上,木雕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很好,东阳有着庞大的木雕产业,倒是有些学生无法适应社会转型期的巨变,容易见异思迁。”邓玉荣认为,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必须考虑在学生专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强化职业心理建设,把学生的专业认知从单纯的技艺学习提升到文化传承高度,唤醒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
多年来,学校坚持聘请原东阳木雕总厂的老技工担任实操教师。在践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强调让学生坚持东阳木雕技艺精髓,同时跟着大师学习创意理念。学校还将木作坊、木雕实训教室、雕花展厅在空间布局上连成一道木文化长廊,打造以木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联动专业阵地。卢干说道:“以木雕为支点,以木作为辅助,把课程从木雕延伸到木作,涉及家具和建筑,这样的融合不仅为东阳的木雕红木家具国家级特色产业培养了宽口径人才,也是解决产业痛点的路径。”
“以前我们只想着成为行业的输血者,现在看来要努力成为木雕行业的‘造血干细胞’。如果造血功能不佳,即便不间断输血,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贫血。”在卢干看来,要顺利走过“十年之痒”,就必须增强学生与行业的黏性,这也是木雕专业建设的新课题。(吴旭华 夏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