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男孩长得像时下中国最红网红丁真,只不过是单眼皮,皮肤更白。他身上的故事,仿佛在说另外一条人人都懂得但又很难去执行的道理:成长的道路海阔天空,不光只有分数。
12月7日早晨的衢州朝霞满天,17岁的中职高三学生王宇浩将几罐蜂巢蜜递到老师手里,信步走进教室准备早读。老师们是王宇浩的顾客,而蜂蜜则是王宇浩在前一天在自己经营的蜂场里割的。
王宇浩8岁时就开始做生意,在14岁时就有了自己的蜂场,如今每年年入三万,生活费学费完全自给自足。
“我从小就喜欢做生意,也喜欢和小动物打交道,毕业后,我要将蜂场继续做大做强。”17岁的王宇浩说。
很喜欢“蜜蜂在耳边嗡嗡叫”的感觉
王宇浩家住江山城区,每个双休日,王宇浩都要回江山的蜂场伺弄蜜蜂。
12月6日,星期日,王宇浩照例去蜂场工作。王宇浩的蜂场设在江山市贺村镇石后村,从江山城区驱车到蜂场需要40分钟。
村里大多数是破败的房子和在村头晒太阳的老人。“我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在这里长大,但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蜂场里有几十箱蜂,成群的蜜蜂在飞舞。年近半百的吴献荣柴小芳夫妇是王宇浩的师傅,平时还在帮王宇浩看护着蜂场。
“蜂都很健康,蜜的品质也很好,多亏了师傅师娘照料。”在学校,王宇浩养蜂很有些名气,老师们成了他的第一批顾客,“刚开始不好意思收钱,但老师们说不收钱就不要蜂蜜了,所以就只好卖给他们。他们出钱,我给他们提供最好的蜜。”
上周,又有几个老师订了蜂巢蜜,所以王宇浩要戴上防蜇面罩去蜂箱割蜜。师娘柴小芳边帮忙边表扬徒弟:“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喜欢养蜂真是太少见了,我们都很喜欢他,也愿意把技术都传给他。”王宇浩说,整个双休日,他都会呆在蜂场里,他很喜欢“蜜蜂在耳边嗡嗡叫”的感觉。
8岁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14岁爱上了蜂蜜的味道
王宇浩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家里谈不上富贵,但也确实不缺钱。
因为父母忙着做生意,王宇浩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乡下生活,于是他也有了一些城里孩子看起来有些“奢侈”的爱好:在水库野钓,鱼塘养鱼,水缸里养金鱼。
妈妈让他上补习班,王宇浩却完全没兴趣,他心里挂念着的是他水族箱里的金鱼,或者什么时候跟爷爷去水库钓鱼。
小学三年级,8岁的王宇浩带着他养大的金鱼,来到江山城区的闹市,摆起了地摊——卖鱼。第一次摆摊就赚了50多元。这第一桶金,成了王宇浩继续买金鱼苗扩大“养殖规模”的启动资金。
2017年,尚在读初三的王宇浩跟随舅舅去一位蜂农家玩,王宇浩第一次尝到了蜂巢蜜。
“我深深地爱上了蜂蜜的味道,我决定养蜂。”
人小胆大,说干就干,14岁的王宇浩拿出积蓄,买了几箱蜂办起了蜂场。
2018年,上了中专的王宇浩拜了当地经验最丰富的蜂农吴献荣柴小芳夫妇为师,蜂场的蜜蜂也发展到几十箱,王宇浩还注册了自己的养蜂公司。
想打造一个现代化蜂场
让自己成为“蜂王”
在妈妈祝建英眼里,儿子一直是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孩子。
祝建英说:“孩子一直是主动做生意的,他成绩一直算不上好,我曾担忧过孩子的未来,但看到他一直在走正道,现在也放心了,我相信他会成功的。”
目前,王宇浩的蜂场每年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支付自己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已经绰绰有余了。
正常上学日,王宇浩学习也很认真。“我学的是机电专业,成绩在班上中上等,三年中专上完后,我要到杭州的一所大专继续上学,读专科。”
此外,王宇浩还是学校舞龙队的主力成员,还拿过浙江省青少年组舞龙比赛第一名。“想要做事业,就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这个比同龄人早熟的孩子说。
王宇浩有个梦想:毕业后,利用自己所学的机电知识,用自己舞龙锻炼出来的强健体魄,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蜂场,让自己成为“蜂王”。(盛伟 姚辉 张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