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商科类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时间:2020-10-22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一、基于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商科类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思考的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2015年10月19日,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引导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适合当地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2019年4月2日,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5月30日,32个省级行政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双高计划”名单全部出炉,共推荐公示高职高专院校230所,453个高水平专业群。

(二)商科类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对传统商业既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又提供了巨大的转型创新发展动力与技术支撑;对新兴商业则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和广阔空间;对商贸流通业则提出了传统与现代、线下与线上、实体与虚拟整合互动发展的新课题。数字化转型将是一场涉及企业文化、组织流程、商业模式和人员能力的蜕变。从“移动互联时代”跨越到 “智能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推进着各产业的更迭,也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而言,如何基于专业群开展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尤为关键和重要。

二、商科类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打造“铸魂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探索思政育人规律,创新思政课程。结合国家和教育部对思政课程的要求,遵循思政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育人体系。德育教育“三面齐走”(学校、社会、家庭),德技全覆盖,红色教育基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思政教育更多创新的方式方法。

2.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教学资源。在各个专业特有的行业专业背景下,探索其蕴藏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方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开发课件、教材、在线精品课程等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一体化思政资源库与专业知识库。

3.发挥第二课堂引领作用,优化实践形式。选取素质课和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试点,优化校外思政教育资源,通过产教融合等途径生成更多“课程思政”成果。打造思想铸魂、技能压身、德才兼备,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商科人才。

(二)实施“五线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实施“五线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创新劳动教育体系、打造卓越工匠工坊、构建“五维一体”模式、培育特色商业文化和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五线贯通体系,实现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体系(图1)。

1.打造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意识。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劳动教育课内外活动,开设专业劳动课,设置相应学分。开设“劳模讲坛”“劳动活动月”“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树立劳动典型,做到100%学生参与劳动教育。

2.依托卓越工匠工坊,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匠人匠心。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从学生和教师层面,弘扬和打造匠心文化,建成卓越工匠工坊、大师工作室和职业核心素养训练平台,定期选评“卓越工匠”,通过“学徒拜师仪式”“匠人讲堂”“商科论坛”等主题活动,形成“卓越工匠”精神。

3.构建“五维一体”模式,强化创业教育,优化创新能力。面向二年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精英班”,实施项目化教学,构建舆论引导、专业支持、模式探讨、落地帮扶、动态跟踪五维一体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培养学生勇创新和敢创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业学院,夯实创业教育。

4.培植特色商科文化,形成文化软实力,展示精神风貌。以传统商业文化为根基,融入新商业文化,发展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新时代的特色新商科文化,继续完善商业知识与各专业的课程融合,使商科文化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5.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引领,促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在所有专业中探索试行,优化“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校企共建教学标准、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及效果评价,积极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三)构建“三阶递进”学训一体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培养

1.构建“三阶递进”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助职业技能提升。打破专业群专业界限,构建“一级通用、二级分立、三级互选”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图2);构建“岗位认知—专项任务实训—岗位实战”三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创设职场化教学要素,推动“交替式、职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

2.构建三级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以赛促核心技能。构建“校赛—区赛—国赛”三阶递进的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将竞赛项目和技能标准要求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校赛常态化、区赛争第一、国赛夺桂冠”的竞赛理念,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强技。

3.促进校政行企共同参与教学,共建标准保质量。充分利用各商科所在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联合企业行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探索,研究相关的教学、课程、实习、实训等标准,建设教学资源库,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在线精品课程等,并形成系列成果。

(四)建设特色学院平台,工学结合育训人才

1.建设特色产业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特色产业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一是建设以现代学徒制培养和集团化办学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学院”;二是建设具有企业经营特点,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商学院”,为推动区域互联网商业经济增添动力。

2.打造智慧商科产教融合平台,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智慧商科产教融合平台是一个集商业社会环境下的公司、运营实训、智慧教学、“双创”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打破专业堡垒,促进了专业融通。引入综合性的商业企业,在全方位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职业岗位工作和实践,提高职业素养和意识,提升对岗位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

(五)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拓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

1.实施“1+X”证书试点,探索建设“学分银行”。明确专业(群)所对应的相关技能证书,通过分析证书培训要求,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衔接,对课程和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建设“学分银行”,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支持学生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促进书证融通。考证通过率达90%以上。

2.参与证书标准开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商科类教师对证书和岗位标准进行研究,积极配合相关企业和单位对证书和标准的开发建设工作,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要求,并将标准融入教育教学中。与全国各相关行业协会合作,深挖专业优势和技能培训基础,创造条件成为证书授权培训点、企业联合推进试点,开发相关职业标准,在上级部门监督下开展证书培训或者鉴定工作。

3.推进中高本“七个衔接”,实行分类教学管理。通过机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探索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的衔接,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高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