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零投档”, 职校何去何从?
时间:2020-10-15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新闻:今年高职招生落下帷幕,据媒体报道,今年多省高职院校的投档分数高企,很多高职院校投档分数超本科线。然而,这边热门高职院校投档分水涨船高,那边仍有多所院校无人问津,遭遇零投档,旱涝两极分化严重。

点评:随着“双高计划”“升级职业大学”“扩招”等各项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的发布与落实,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大量优秀生源涌入高职院校,多省高职院校的投档分高企,正是从国家到地方因势利导,考生顺势而为的选择。

本科分数投档意味着不少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高职院校“旱涝两极”情况严重,今年很多高职院校生源仍不理想,一些省份大量院校遭遇“零投档”,尤其民办院校缺额较大。

有些院校出现极端情况,或许与高考生源总数逐年减少,招生计划总数逐年增多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自身的办学质量达不到学生的期待,办学口碑不佳,才会遭遇“零投档”的尴尬局面。

高职院校应该针对招生中的“零投档”问题,分析自身办学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归于生源问题、区域问题。没有生源,意味着遭遇生存危机,这倒逼一些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结合社会需求,做好特色专业建设,坚持特色发展,靠品牌专业为院校吸引更多的生源,在国家的战略引领下打造持续健康、阳光发展的教育之路,有效地提升学校竞争力。

其实,遭遇生源危机的不仅有高职院校,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同样也出现了类似危机。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若不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不走特色办学之路,最终因招不到学生而遭淘汰,也在意料之中。

新闻:因为“非全”研究生身份,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屡屡受挫,或者压根儿就被排除在报名阶段,或者在面试时被以各种借口拒绝。近期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

点评: 教育部有关文件早就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尽管有明文规定,但是,不少用人单位还是把“非全”求职者拒之门外。这种就业歧视不消除,那么,推进就业公平就无法完全落实。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有关部门需对典型的就业歧视事件予以严肃公开处理,要求地方纠正错误,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便引导社会舆论。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迥异的就业境遇,更折射出“唯学历论”这一社会痼疾。如今,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已非概念,而是每个人、每个用人机构必须正视的社会现实。用人单位需要摒除傲慢与偏见,不能只看学历,只盯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简单评判,而是要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突破人才标准固化,延揽人才。

我国于去年年初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要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高质量普及。消除对“非全”的歧视,不仅关系到“非全”学生的就业,而且,也影响到这一教育形式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人们对我国构建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信心。(沙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