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职教:对接优势产业 服务经济发展
时间:2020-07-27 来源:华声在线

“湖南制造”正在向“湖南智造”迈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无论是“湖南制造”还是“湖南智造”,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近年来,湖南省职业教育聚焦服务湖南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融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湖南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输送了一大批有作为有担当的“技术蓝领”。

7月下旬,记者走进长沙、株洲、湘潭等地的部分职业院校,亲身感受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长沙航空职院办学特色鲜明,开设的22个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共4个专业群,全部紧密对接航空产业链。学校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公司、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公司等航空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共建了123个校内星级实践教学现场、4个校内产学研基地、25个工厂培训中心、203个校外实训基地,近3年为企业行业订单培养了4000余名高技能人才。

“同时,我们还走进地方航空企业培训企业员工,近3年的培训量已达10多万人次。”该校党委书记陈勇介绍,目前湖南省正处于把航天航空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的关键时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还在扩大,学校正加深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助力湖南航天航空产业腾飞。

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原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以前是一所无行业背景、无专业特色、无品牌效应的职业院校。2013年,该校正式更名,瞄准湖南汽车产业链,撤销8个无关专业,新设10个相关专业,构建了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汽车营销与服务三个汽车特色专业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该校建立了湖南省首个高职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观光车正在商业化试运营;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研究所”,已申报并建设国家级项目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专利11项;与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共建“中南地区技术服务中心”,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公司共建“立方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中心”……一系列校行企融合举措,让学校的办学水平飞速提升。

湖南工业职院聚焦湖南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等产业,形成了“工”字号特色专业体系;湖南商务职院围绕“互联网+商贸服务”产业,打造现代商务专业群,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对接长沙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了餐旅会专业群、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等6大专业群……

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链构建了292个特色专业群,群内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7.3%,实现了对全省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全覆盖、全对接。

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1998年进驻长沙,迄今在湖南已有5万多家企业客户。“企业的发展与当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密不可分,目前在金蝶长沙基地的100多个工位中,有70%的学生来源于校企合作的培养。”该公司技术支持一部副总监朱灿坤介绍。

2004年,长沙民政职院与金蝶长沙分公司合作,共建金蝶ERP实训室,2012年升级为应用人才孵化基地,实习工位多达130个,承担的技术支持业务占总部八大产线的近1/3。该校校长李斌告诉记者,基地运营完全按公司业务流程进行,公司每年委派10多名技术骨干,与学校的专任教师一起进行现场指导,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素质突出,毕业后直接进入金蝶集团各部门工作的已有近千人。

湖南铁道职院地处株洲千亿轨道交通产业园,拥有脱胎中车、毗邻中车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学校构建了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运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3大专业集群,覆盖高铁、普铁、地铁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运用、管理与维护产业链,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2014年,第一片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国高铁核心器件——8英寸IGBT芯片在中车时代电气成功下线。而湖南铁道职院与该企业合办的订单班的120名学员参与了核心器件生产线的设计、建设、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试制、正式投产全过程。“项目二期生产线又开始建设了,我们又选拔了83名优秀学生作为储备人才正在进行培养。”湖南铁道职院校长方小斌说。

“2016年我们公司决定落户湘潭经开区,就与湖南理工职院、湘潭市工业贸易中专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协议。”舍弗勒湘潭公司培训中心主任邓湘宾告诉记者,4年来,校企双方按照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理论课主要在学校的课堂上进行,实训课主要在企业的生产线上完成,2所学校共为企业输送了近200名优秀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成为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在株洲动力谷园区创建了动力谷分院,在湘潭九华园区创建了九华分院,目的都是为了能把学生的实训直接设在企业的生产线上,让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湖南理工职院院长陈静彬说。

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让人才输出无缝对接企业需求,正在促进职教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融合。(余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