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专门化”发展道路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作为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始终专注于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为杭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凭借杰出的办学质效成功入选浙江省中职名校建设单位。
面对新征程,学校凝心聚力再出发,积极探路“全域化”发展,以“四美”为节点布局专业,以“四真”为标准强化实训,以“四雅”为情怀锤炼人才“四力”,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因“专精于旅”而“专美于前”,极具灵动气韵。其背后所蕴含的创新思想和开拓实践给人以生动启迪,值得分享与借鉴。
“四美”格局
“全域”育人
浙江省杭州市,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创新活力之城。坐拥优渥的资源,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对自身发展有着更高的定位,在精准对接杭州旅游产业链的同时,更不断以战略眼光自觉寻求自我突破,明确提出“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国际视野的中职旅游专门化名校”的战略目标,并原创性地以“四美”为逻辑节点设置专业布局,全力打造浙江中职旅游标准制定的“研发地”,全国中职旅游教育的“高地”,培养具有国际理解、拥有国际视野、应用多国语言的适应国际化旅游人才“集散地”。
对于“四美”专业布局,校长杨琼飞如是阐述:“全域旅游,强调对‘美’的综合塑造与体验,园林创造美、旅游领略美、酒店享受美、商务经营美,‘四美’既是旅游产业链的关节,也是教育链、人才链的关节。”
依据“四美”专业布局,学校进一步细化需求,紧紧围绕杭州“全域旅游”产业链,新增茶艺与茶营销景区开发、国博高端服务、会展服务等6个专业,开设了8个“全域旅游”试点班,系统构建出休闲农业、旅游服务、酒店住宿、商务会展四大专业集群,着力促进产教融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学校积极打破专业壁垒,科学构建了专业认知、模块训练、综合应用实践“进阶式”课程体系;引进花艺、茶艺、陶艺等7个跨界项目,并开发种植、旅游、营销等3个系列融合课程,实施“农服商”一体化育人;开设跨班级、跨年级、跨专业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以职业体验为起点,引领学生跨界学习知识;系统开发微课等“颗粒化”资源,使线上学习与线下社团有机融合,推进“1+X”实体认证实践。
2016年,学校引入“小香熏”项目,通过香熏片的原材料种植、制作、营销及产品开发、酒店终端应用等,推动四大专业群有机融合,集约化发展,成效显著。
2017年,学校进一步推出“一片叶子的旅行”项目,以杭州特产“西湖龙井”茶叶为载体,在四大专业群中分别构建了“种茶与制茶”“品茶与茶艺”“茶旅游”“茶席与茶会议”课程体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2013届毕业生朱晓芸同学,经过系统的茶课程学习,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并在B20杭州峰会上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示了中国茶艺。
此外,学校园林专业还特别引入“二十四节气”作为育人载体,引导学生“循着节气”学习语文、摄影、手绘,并有机融入到各专业教育教学中,完美实现了知识融合、能力耦合、素养综合。
2018年,“建农地引农时仿农事——中职园林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年,“整合 跨界 创生”的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为全省仅有的一所中职。2019年,“全域旅游教学”相关成果成功入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孵化项目。
“四真”实训
“硬核”塑能
纵览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名校”建设,“美”是战略格局的软内涵,“真”是实践育人的硬标准。在名校建设过程中,学校进一步引入享誉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洛桑模式”,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构建出以“真环境、真情境、真岗位、真运作”为标准的“新洛桑”综合实训模式。
环境建设上,学校坚持“高精度还原”,新建了南宋官窑、开放酒店中心、茶旅游中心等7个实训场所,改造了创业之星、展会综合等一批实训场所,形成由23个校建实训场所和7个企建教学车间组成的双场域实训空间。
情境创设上,学校坚持“源于职业实践,高于职业实践”,着力将典型、真实,又含有切实问题的企业生产或营销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素养。
岗位设置上,学校创新推出“包岗轮学”,与78家紧密合作企业携手,让学生在行业前沿的师资带领下,通过“学生—学徒”的角色轮换,螺旋式固化书本知识,提升职业技能,涵养职业素质。
运作管理上,学校立足产教结合的教学传统,开拓性地将产品制作新技术、创意设计新产品、商品营销新模式等技术手段源源不断地引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基地生产、社会实践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
以“新洛桑实训模式”为抓手,学校的“四真”办学生态因创新而更加灵动,因开拓而更显生机。2019年4月,学校举办了一场名为“趣生活、爱旅游”的宋文化体验主题教学活动,以校园为景区,以活动为课堂,以师生为游客,让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创新创意得到充分锻炼与发挥,彰显了“四真”实训模式的杰出育人成效。
近3年来,从省市两会会场服务,到世界云栖大会的会场接待、世界游泳大赛的茶艺表演,再到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志愿服务,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师生的身影已成为杭州、浙江,乃至全国“全域旅游”战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学生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全国大赛中先后斩获8金5银1铜,教师队伍中更是新增省教坛新秀1名、省劳模1名、省师德楷模1名、浙派名师1名。仅2019年,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在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中,新增C类人才(省级领军人才)2名,D类人才(市级领军人才)8名。
学校的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丽水学院开展园林技术“3+4”中本一体化办学,成立全省中职首个新型教育智库,筹备成立全省中职首个文旅融合的非遗学院,并先后承办37次省市重大会议,茶旅游体验中心也成为杭州市极具人气的市民体验点。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职业体验场馆与学产服一体化实训基地,学校每年还针对杭州周边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旅游培训,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并与5家企业开展深度研发与营销合作,推进服务(生产)标准的推广与应用,研发了37 款旅游产品,得到企业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四雅”情怀
“四力”提质
在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校长杨琼飞看来,“文化,决定着美的内蕴。”
学校旗帜鲜明地将“文化立校”放在突出位置,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培养学生“高雅精神、典雅环境、优雅形象、文雅行为”为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动力、活力、魅力、潜力”的“四雅四力”阳光文化育人体系,有力促进学生阳光成长,塑造教师阳光心态,传播阳光幸福能量,营造阳光育人氛围。
在高雅精神引领上,学校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立足既往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结合新的定位、新的需求、新的愿景,科学构建出包含理论、制度、形象与活动等维度的“阳光文化理念体系”,并通过教代会审议等形式全面深化,引领全校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在典雅环境建设上,学校坚持于无声处润物育人,建成“二十四节气”日晷雕塑、成才壁、毕业廊、作品展等;引用旅游人物与地域人文底蕴等命名道路系统;立体打造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视觉识别系统,并实施校园环境文化、网络宣传和服务平台建设。
在优雅形象塑造上,学校坚持正向引导,以“向日葵”为文化标志,通过引导师生的衣着、仪表、姿态、神情等,着力塑造阳光的学生群体形象和教师群体形象。
在文雅行为培育上,学校坚持内外结合,持续开展一系列的仪式、活动,使学校阳光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师生的文雅行为。
“四雅”建设实践,使得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因文化而别具韵味,因文化而更加团结,因文化而加紧奋斗,继而校园氛围焕然一新,更呈现出师生学习有动力、生命有活力、人格有魅力、发展有潜力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共培养了包括200名新疆学生在内的 3800余名全域旅游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凭借精湛的技能与良好的综合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我希望学校的‘阳光文化’不仅能照亮校园,更能伴随学生在人生和职场一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杨琼飞校长如是说,话语简洁、暖心、有力。(夏嘉平 王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