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院:夯实思政课堂主阵地
时间:2020-06-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隔三个月,终于又能坐在教室里聆听书记、校长给我们上课了!特别是讲述我国抗疫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很自豪,很感动!”日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播1911班学生单海宁在采访中感慨道。单海宁口中的书记、校长是班级“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老师——学校党委书记王光文、校长吴访升。从上学期开始,王光文和吴访升就担任了视觉传播1911、1913和汽修1913、1923四个班级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

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干部上思政课并非头一次。从2019年开始,学校党委提出,学生工作要从“键对键”到“面对面”,从“手牵手”到“心连心”,要求全体校领导、党务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全部下沉到学生中去,实行“1+1”工作模式,即“1位领导至少联系1个班级、1位领导至少担任1个班级的思政课程教学”。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篇大文章,制度保障是关键一笔。书记、校长讲思政课,深入一线,走近学生,在全校起到了示范效应,而其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书记+校长”双引擎驱动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主体责任,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学生的工作机制。

吴雪芬是常州工程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最近,她欣喜地看到,疫情不仅没有成为课程教学的“拦路虎”,反而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以往一提问学生就打“退堂鼓”、有一定理论深度和难度的知识点实打实成为她在线教学群里的“刷屏”话题。

吴雪芬的底气来源于学校夯实课堂主阵地,加强思政“金课”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快推进思政教育改革的系列举措。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已成为惯例。“集体备课既是业务培训,也是政治学习。”欧汉生是学校党委副书记,集体备课会他场场不落。“集体备课的参与人员包括党委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每一名参与者可以自由发言,群体的力量比个人的智慧更加有效。”

为提升效果,学院扎实试点开展二级教学单位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提高‘金课’建设教学能力、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提升和推进‘金课’建设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薛继红介绍,根据项目方案,将在三年内完成思政课程的“改头换面”。

与此同时,该校全面开展院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和“常工金课”建设项目。学校教学工作部部长陈宝国介绍,目前共“上线”30门院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和74门“常工金课”建设项目,其中包括21门双高专业备案及学校指定开发课程、28门线上“金课”、10门线下“金课”、1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课程立项后将深度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目前,常州工程职院的思政教育改革已初见成效,学校通识教学部《“五贯通”育人体系打造网上通识“金课”》成功入选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优秀“网上金课”教学案例。

每日站岗8小时,共计服务返常人员200余人次,造价1921班毛嘉鑫同学先后报名多个志愿者团队,最终入选常州火车站执勤志愿者。机电1923班叶雨航同学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仍拿出压岁钱采购2000只口罩捐赠给学校。纺贸1811班孙晓怡同学在家长帮助下先后两次向学校捐赠口罩8000个、消毒液和喷雾130瓶、洗手液60瓶……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学校数百名学生、校友、退伍士兵主动“请战”,或是担当“防疫志愿者”服务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守护居民平安;或是向学校捐献防疫物资,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

毛嘉鑫等同学只是缩影。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在学校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青春力量,正汇聚成疫情防控的“工程力量”。“学校的校训是励志、践行,核心价值是服务、担当。”王光文说,这些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以专业所长和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风采的工程学子,是检验学校思政育人成效最好的试金石,也是常工精神、常工文化最好的传承者。(张雪华 雷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