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评价当契合高校育人需求
时间:2020-06-15 来源:《浙江教育报》

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线上考试全程视频监控”也成为今年高校期末考试的亮点。例如,湖北某高校在期末考试实施方案中提出,线上考核由学生所在学院按照每20名考生配1名监考人员;考核试题由监考员在规定时间在群中统一发布,考试时间结束后,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将书面答题内容拍照发给监考员;监考员负责提前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线上考核操作培训、视频音频调试、试题发布、全程监控、试题回收、考生答卷回收等工作。特殊时期,线上考试和监考承袭线上教学新模式,似乎是正常的,但若深究起来,这样的考试安排反映的是长期以来高校落后的教学模式及学生评价机制。

从本质上讲,高校考试作为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具有导向、监测、反馈、激励、管理等诸多功能,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考试作为一种技术或手段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高校的考试制度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评价价值,反而对学生学习乃至大学教学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教育评价是一门科学,大学期末考试首先在评价内容即试题设置上,必须能够反映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够反映大学的课程和教学目标,能够反映高深学问之逻辑。但若分析一些大学期末考试试卷则会发现,主要考察的仍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应用、迁移以及知识背后的逻辑、价值、文化等较少触及,无法调动学习者的思维活力,这就导致学生延续着追求标准答案、以记诵陈述性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考前由教师画重点、讲题型,学生按图索骥、临阵磨枪,突击式备考,也就成了大学普遍的学习模式。

其次,考试作为评价方式,具有激励、管理功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异化。一些高校将期末考试成绩纳入所谓综合素质评价中,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各类选拔的主要依据。将考试成绩跟各种奖励和选拔、提拔过度捆绑在一起,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实用化和功利化,知识或学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理应拥有的情怀、志趣与创造力受到压制。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并探索改进期末考试制度、优化学生评估方式:一是考试内容应当避免填空选择简答一统天下的局面,要通过灵活多样的题设来考察学生对学科原理、核心理念、专业精神、创造性思维、社会性认知等方面的考察;二是淡化全校统一的“运动式”期末考试,把课程和学生评价分散于日常,而且过程性考核评价应做到专业知识与社会问题的结合;三是期末考试不必局限于闭卷限时考试,可让学生在开放性考试中充分思考和策划,充分占有和参考相关资料,毕竟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也是当代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四是实施表现性、写实性评价,允许学生在课程范围内自定考核方式,用个性化、多样化的专业性作品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张继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