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农业”的三个新态势
时间:2020-06-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数字农业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以技术突破、政策扶持为主要驱动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提升产业链效率。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随着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互联网+农业”快速迅猛发展,呈现出3个新态势。

网红新农人

网红新农人指的是使用互联网及其他新技术,将农业和农产品进行有机整合,促进农业销售的农业从业者。2020年4月29日,全国新农人网红孵化计划在湖南省湘西州率先启动。与会专家认为,在视频和直播带货的风口上,“三农”一定不能缺席,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三农”板块缺乏系统的内容生产机制,缺乏系统的网红孵化体系。通过培训,让互联网为农民赋能,让他们也享受流量的红利,农民富了,农业强了,乡村也就美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对“新农人”的培育培训,多次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农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新媒体技术应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养了以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第五届“互联网+”金奖获得者华梦丽以及江苏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郁宝峰等为代表的“网红新农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将整合资源成立电商直播学院,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育机制,在应届毕业生和高素质农民中孵化一批“网红新农人”,助力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手机新农具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的手机量超过300部,但在此前相当长时间内,很多农民的手机只是通信工具,并没有成为生产工具。近两年来,智能手机在农村加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硬件软件不断完善,数字乡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今天相当数量的中国农民来说,手机不仅仅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通信工具,更是生产和营销的工具,动动手指、大棚开启,点点屏幕、网店接单。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拓展手机在农技推广、科技服务中的作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远程服务等工作。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一大批网络课程,推广了农技耘App,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咨询指导服务。物联网技术专业无人机社团,在句容、丹阳等地开展水稻飞防作业,为农民节约防控成本约15万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将联合隆平高科和华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采取共建共享模式,打造“农业职教云平台”升级版;联合省农业农村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创新农业服务模式,打造江苏的“农业大数据中心”。

电商新农业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电商经济已逐步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商已经成为快速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创业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截至2018年,江苏拥有国家级别电商县7个、省级电商县28个、省级电商镇80个和省级电商村150个。与浙江等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江苏的农村电商还存在高素质人才匮乏、电商模式缺乏创新、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

2015年,学院与句容市政府部门签约,联合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工程。学院优选电子商务专业100名学生,进村入户与句容100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开展“手把手”的帮扶和服务。建立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支撑的新型订单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与茅山镇共创农业电商产业园,形成了“对接农户、进村服务、联网创业”新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A档),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三农”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扎根农村大地办高职”的办学方向,着力发挥人才、技术、科研服务等优势,乘着“互联网+农业”的东风,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输送更多的人才。巫建华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