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强发展 勇当“舟”中奋楫者
时间:2020-0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浙江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服务强校”战略实践

服务地方,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展现,也是学校担当精神的体现。

作为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把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放在配合国家重大战略、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大坐标中谋划,不仅走出了一条“以服务助地区发展,以服务强自身发展”的产教融合新路径,更生动诠释了一所“中职名校”的底气、一名“舟”中奋楫者的朝气。

产教同舟 全力以“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

面对舟山企业因员工返岗率低、招工难等问题无法顺利复工复产的困境,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关键时刻显担当,第一时间响应市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号召,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问题进行研讨;第一时间出台《师生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发动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第一时间召开专项工作视频会议,进行全面细致的部署……一系列工作精准、有序、扎实、高效,充分彰显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控,一方面主动对接企业,精细校企责任,“点对点”做好联防联控机制,并特别签订了《顶岗实习补充协议》,细致安排实习学生上岗时间和实习内容,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防护;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实习生复工复产管理跟踪网络,运用班级“钉钉”群平台,落实实习学生“一码一表一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面掌握学生实习地点、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情况,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化危为机”的方式方法,兼顾企业与学生双方需求,寻求合作共赢的契机,通过连线合作企业,明确企业用工需要,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技术专长,本着自愿原则,合理组织学生流向特定的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和技术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共组织近百名学生参与复工复产,服务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舟山久意达机械有限公司、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市众恒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浙江斯贝尔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既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舟山的复工复产开始“加速跑”。

对此,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靠前指挥的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增蔚信心十足地表示,学校将“慎终如始,全力以‘复’”,遵循舟山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兼顾学生个人疫情防护和企业用工需要,科学安排实习学生上岗时间和实习内容,推动复工复产走深走实,助力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行稳致远。

产教对接 与区同“兴”

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别新区,众多国家级别战略、平台和项目的集聚,让这里成为改革开放的一方热土。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战略自觉服务新区发展,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精准对接新区规划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经过科学系统的整合、拓展、提升,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石化绿色维保、船舶与海洋工程平台修造、临港智能制造、港口特种车辆四大专业群为主体,数字商贸、旅游健康服务两大专业群为补充的六大专业群,并紧跟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建设石化绿色维保、船体建造与修理、智能制造线构建与维护、港口特种车辆修理等八大技师专业。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聚合办学资源,推动产教对接,成立了港口学院,经过多轮深度调研,完成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和专业调整方案,“软硬”兼施,创新构建“政校企行”四方联盟共育人的产教融合模式,获评浙江省“三名工程”优秀典型案例;针对舟山绿色石化重大项目建设,特别筹备了石化学院,整合、构建石化专业群知识域,提供跨项目、跨专业的学习活动,不断扩展、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为了更好地满足舟山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参照美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束”理念,将学校现有专业根据行业特性和发展趋势整合成海洋工程部、港口机电部、港口物流部和海洋旅游部4个系部,打破专业壁垒,让学生在掌握与既定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了解相同领域的宽泛的、迁移性更高的行业技能。此举受到企业和学生的广泛欢迎,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

学校还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建设产学一体的实训场所,按需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把教学实训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学实训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与区同“兴”。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坚持以自我突破服务新区发展,面向城市发展和运行的需求推出“四大战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中,“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组织教师送教送培、为海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等,助力海岛脱贫致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通过与6家驻舟师以上单位合作,为驻舟部队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及技能培训,并借力部队资源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新区建设战略”,通过组建技术服务队,与企业合作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8项,与市技能大师联手完成技术革新3项,开展社会培训超万人;“辐射引领战略”,则通过选派教学骨干、专业负责人对区域职业教育进行支援,对四川达州职教进行对口帮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产教融合 育才“蓝海”

“只要蓝领人才的含金量足够,就是金领人才。”李增蔚校长如是说,彰显出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底气与底蕴。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全力培养“德能并举”,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多岗位适应能力、现场组织管理能力和传艺带徒能力”为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

新时代,舟山群岛新区的强势崛起,让学校的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全力拓展“产教融合”广度和深度的新阶段。学校以“全面提升服务能级”为导向,进一步提出“多重导向”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技能技术发展,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开掘出一片育才“蓝海”。

学校创新提出“蓝金领”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等“蓝领”人才核心素养为基本,以“一专多能、创新创造、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等“金领”人才核心素养为进阶,积极推行分层化、差异化的职业教育理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一手抓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手抓学生职业软技能的开发,如沟通技巧、与人合作、时间管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双轨并进”贯穿于课堂教学、校园生活和企业实践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软技能,在越来越开放的国际职场中具备竞争力。

此外,学校高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环境育人、情感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四育人”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优质就业、创新创业、技能提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58%,考证率达到全部,专业对口率86.95%。全省单招单考,袁雨孜同学考出290分的好成绩(满分300);忻荟羽、刘欣雨儿、徐彬哲等6名学生进入全省前50名;26名学生考分都在250分以上,专业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2018年,由舟山职校为主力的舟山队在“面向人人”竞赛中,一举斩获电气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冠军,总成绩为全省第二名。

2019年,舟山职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别奖项4个,省级奖项48个,市级奖项21个。

此外,学校还积极承办浙江省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部分赛项、“面向人人”语数英赛项竞赛(舟山赛区)及舟山市2019年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新技术应用论坛等,在向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积极总结技能大赛的经验,将竞赛内容、规则和评价标准融入课程建设,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的工作任务要求,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掌握精湛技术的行业后备军。

以梦想为岸、以服务为帆、以奋斗为桨,新时代东风浩荡,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正以凤鸣朝阳之态,向着“建成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体,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融人才培养与评价、就业与服务、公共实训与交流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绝技绝艺传承于一体的国家示范性或国家重点技师学院”的目标破浪前行。(谢珍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