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社会思潮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重智轻劳、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等不良风气,对青少年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习惯弱化、劳动能力退化,加强劳动教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待补齐的短板。
加强劳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更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教育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把教育同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劳结合”思想,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劳动者、劳动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劳结合”思想的时代阐释与最新发展,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和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劳工神圣”文化大潮中,蔡元培首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这一方针在民国时期并未得到实施。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不再停留于过去简单的“劳技”层面,而是重在“劳动观”的教育。正如《意见》强调,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增强诚实劳动意识,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劳动回归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和全社会摒弃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劳而获的思想。
对劳动科学分类,提升育人实效
劳动教育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实践活动,它教会人们通过劳动来创造幸福的生活,通过智慧来创造美好的明天。对劳动和劳动教育进行科学分类,不仅有助于提升对劳动本质的科学认识,更有助于劳动教育切实回归到教育的科学轨道上。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意见》将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相应地,劳动教育也分为生产劳动教育和非生产劳动教育。考虑到劳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意见》又将非生产劳动教育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这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科学认识与把握,为新时代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持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既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也点明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形式不分高低优劣,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公益服务劳动以及简单生产劳动、技术发明创造劳动和工艺设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不管学生从事什么类型的劳动,都应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真正“劳动”起来,亲历劳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这样才能提升劳动育人的实际效果。
科学的劳动教育本质在于创新创造,实现人的创造性与现实性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教劳”的综合育人价值。科学的劳动教育,应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体系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教育要落地,就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依托学校课程建设,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通过劳动,让学生首先做好一名劳动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有劳动素养的公民。
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劳动,依据《意见》规定的劳动教育基本内容和科学分类,让劳动真正成为劳动教育的最佳方式。
策励学生参加生活性劳动。生活劳动是一项基本技能。“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特别是生活性劳动、家务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洗衣做饭是劳动,打扫卫生是劳动,修理桌椅也是劳动,而且这些维持我们日常生活正常运转的“刚需劳动”技能,理应被每一个人所掌握。学生应在个人生活自理中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这是学生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
鞭励学生参加生产性劳动。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中的劳动。如在农村地区,可把“农耕教育进校园”作为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特色举措,利用校园内的空闲地块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推出以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为内容的“劳动课堂”,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中增长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城镇,可借助工商企业力量,适时举办“工业产品展示进校园”“建筑沙盘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工业生产、建筑生产的兴趣,体会工人劳动的艰辛。
鼓励学生参加服务性劳动。服务劳动包括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敬老服务等义务性、公益性劳动形式。如高校要“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这种劳动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把劳动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将服务性劳动也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笃励学生参加创意性劳动。创意性劳动,更多地体现为将体力劳动、重复性劳动转化成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如学会中国剪纸、编织中国结、绘画脸谱等,让学生通过剪、编、绘等动手操作来锻炼其手工工艺、技艺或设计等思维,并学会克服困难,领略创新的美好,既能达到劳动的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性劳动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并获得成就感,陶冶情操,在劳动中获得启发,学会创新,学会专注,因而更值得提倡。
让劳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最佳方式,还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要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而在劳动中发现生活的美;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看法,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王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