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助 协同“两育”
时间:2020-04-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协同发展纪实

高等教育中的“两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即“心育”和“德育”。“两育”是高等学校综合素质教育长足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二者互为基础、关系密切。高等学校可借助对“两育”的系统构建,形成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合力,不断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致力于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此,学院通过协同课程体系构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新路径,实现“两育”互联互助。

协同“两育”课程体系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一个注重学生自然属性培养,一个注重学生社会属性锻造,只有高等学校将“两育”相结合,构建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才有助于学生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并轨同行。学院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咨询等引入德育课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等德育元素,做到“两育”教学与时俱进、双管齐下,筑牢学院人才培养之基;学院还加强对文字教材、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中“两育”元素的润色,从“两育”互联互助视角出发,努力开发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教材和核心课程,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内容设定的情境,组建“两育”课程体验学习小组,探索特色教材育人效果,以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协同增强高等学校育人实效。

深化“两育”课堂教学改革

良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及德育意识的形成和良性发展,深化“两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安排上作出改变,互取所长,求同存异。在教学内容上,学院尝试利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最美逆行者的感人瞬间和志愿工作实例,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将爱国主义信念根植于学生内心,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在教学方法上,学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两育”融合,如学院组织两万余名师生同上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院长刘合行教授开讲思政第一课,党委成员、思政教师以鲜活的育人元素为主线,加强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与学生心与心交流,成为引导教育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在教学活动上,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行为,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别一等奖28人次、二等奖32人次、三等奖25人次,省级一等奖72人次、二等奖99人次、三等奖147人次,团体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1个,竞赛活动树立了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增强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创新“两育”管理机制

高校之本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树人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创新“两育”管理机制,加大“两育”互动协调融合力度,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更大限度发挥教育引导力。在德育方面:一是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育培训、经验分享等活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评估中重视德育、心育元素的灵活运用,并以此为考核重点,树立优质课教师、优秀教师等典型,塑造教师“两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二是学院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两育”教学期末考评模式,将德育与心育考核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论文答辩等形式合理呈现,有助于学生展现更加自信向上的青春形象。在心育方面:一是党政工团群齐抓共管,打通“两育”融通的壁垒;二是院系管理“两手抓”,强调心育,突出人文关怀;三是强化辅导员心理健康专业素养,从学生个体出发,关注学生受挫心理状况;四是配备班级心理委员,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蒋晓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