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亟待建立
时间:2020-04-17 来源:中宏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意见》提出,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职业标准。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加快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

日前,中宏观察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研究员张瑾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程序、效果及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都属于工作标准,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张瑾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职业教育的培训课程开发把职业标准作为依据,每个用人单位都需要工作者具有胜任相对应职业所需的能力,因而也会制定不同的用人要求,通过职业标准下的具体工作分析,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用人要求及工作需要。

“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在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张瑾强调,“之前的‘学科本位教育’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导致对学业文凭看得较为重要,而忽视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职业标准是基本,保证职业教育是围绕生产和工作展开的,确保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可以很好的适应就业岗位。”

张瑾指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对于推动就业,引导职业教育,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能力,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建设,都将起到深远积极的作用。

“劳动者获得职业技能,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最终完成素质就业,对于健全推动就业的长效机制具有积极作用。”张瑾强调。

加快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张瑾指出,2018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本次《意见》对此又加以强调。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最主要的亮点就是“终身”,技能培训要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让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里所指劳动者可以涵盖两类人群,即已经就业人员以及准备就业人员。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工作面临诸多的挑战,培训覆盖面过于狭窄,培训对象主要集中在一般就业人员和农村务工人员;培训服务供给不足,政府的补贴偏少,导致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性不足;有效性不够明显,职业技能培训偏向中低端,无法适应产业的转型升级、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基础能力亟待加强,特别是层级合理、定位清楚、布局科学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政策供给、组织实施、重点对象、多元化评价和保障服务共同组成了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具有利国、利企、利民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张瑾告诉中宏网记者,未来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适应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大新职业的培训支持力度,在组织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能够让健康照护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等新职业人员参加到培训当中来,享受国家职业培训补贴激励政策。

“这样会促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张瑾建议,建设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学分银行”,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技能等级等制度;培训标准体系建设,进行统筹管理,明确考核标准及培训成效,形成规范的培训标准。(王镜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