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
时间:2020-03-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职业教育是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技能型劳动力中,有一半以上毕业于职业院校。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开设近10万个专业点,在校生约2686万人,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迫在眉睫。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最早由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创办,他把当时国际先进的工农业技术带到山丹和西北农村,奠定了甘肃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与路易·艾黎创办的培黎学校同根同源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秉承路易·艾黎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校训,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扎根陇原大地,扎根国家职教沃土,肩负使命,砥砺前行,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并用职业文化擦亮职业教育的时代品牌。

让学生感受匠心匠魂,感知工匠精神对国家建设的意义。在学校文化育人中,把学校自身业已形成的文化同行业职业文化、行业职业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职业要求融入专业和就业教育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打造质量过硬的工匠人才队伍。路易·艾黎在创办培黎石油学校时,就提出培养学生的卓越匠心。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建设高潮到来之际,正是这些工匠人才肩负起祖国建设的时代重任,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学生感受成长成功,感知石化报国的责任与荣光。在校友文化育人中,学校请杰出校友返校给新生讲述职业报国故事,讲述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的故事。学校杰出校友、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技术能手、“中华工匠”张恒珍返校给5000名新生讲自己的故事,讲劳动带给自己的荣光,使学生一入校就找到人生定位,一入校就“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亲眼看到师姐的风采,新生们纷纷表示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高超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努力为国家作贡献、为人生添光彩。

让学生感受职业精神,感知职场的要求与规范。在校园场景文化育人中,学校以职业文化为背景,使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整体之中,把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移植到校园文化之中,在校园走廊、餐厅门牌、会议室标识等场景,随处可见企业职业文化;把用人单位的先进职业文化用在学生思政教育课堂上予以讲解,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文化、感受行业要求,使学生在受到熏陶的同时,感受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在生产现场感受职业文化,在弘扬职业文化中传承工匠精神。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观现代化企业生产场景,感受工人现场操作的敬业精神,参观企业展览馆,了解企业对国家、对民族的重大贡献,感悟为了国家富强、为了民族梦想,数千万产业大军兴业报国,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壮烈情怀,在弘扬职业文化中传承工匠精神。

推动职业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让学生初步具备了匠心匠魂意识,有了爱国报国的决心和强大的信心,还需要教给他们作为匠人的必备能力,练就其强健筋骨。学校注重打造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企协作育人路径,使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与行业优势产业高度契合。在教学实践环节,着力打造“师徒相授”教育模式,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手把手地教、“一针一线”地练;要求“学习场所”与“工厂场所”高度融合,使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要求学生一方面要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在实训场所进行实践操作等技能培训,还要求学生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落实到一丝不苟的刻苦训练中,把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加强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培养,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刘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