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所〔2020〕41 号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导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推进在院校实施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受教育部委托,我所组织研制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x_one2019@163.com。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X项目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6层,邮编:100029)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20日。
附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20年3月2日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
(征求意见稿)
0 1
范围
本指南依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编制,提出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结构、编写表述规则和格式要求,对开发工作流程做了一般性指导。
本指南适用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在院校内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对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
0 2
术语和定义
2.1 职业技能
个体完成某一或多个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
2.2 工作领域
将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性质和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范畴或范围。
2.3 工作任务
职业和岗位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对从业者的实际工作提炼、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工作内容。
2.4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对个体职业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水平规定,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
0 3
总则
3.1 工作目标
依据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系,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有利于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促进学习者灵活、高质量就业。
3.2 开发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应依据职业标准并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客观、准确地确定标准的范围、等级及职业技能要求。
3.2.2 规范性原则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依据本指南所规定的标准框架、程序与方法等开发,表述准确、规范,层次清晰,逻辑严谨,专业术语符合所属行业最新国家标准和规范,前后一致,内容应及时反映产业主流技术,体现行业最新要求。
3.2.3 广泛性原则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应联合行业、企业、院校等相关各方参与,提高标准含金量,赢得行业企业广泛认可,保障标准实施。
3.2.4 适应性原则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反映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技能发展水平,体现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适应不同地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符合职业院校教学规律,满足院校教学实际需求,内容应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0 4
开发流程
4.1 组建开发团队
4.1.1 结构要求
应覆盖标准所适用工作领域的相关专家,包括行业权威专家,龙头、优质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院校专业带头人或教学创新团队成员、骨干教师以及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其中行业企业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二。
4.1.2 能力要求
专家应熟悉本行业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熟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家职业分类,熟悉产业发展趋势和本行业、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熟悉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相关岗位职责、技能要求、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开展相关领域职业及工作任务分析。
4.1.3 资历要求
专家一般应具有1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新兴行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可适当放宽相关工作经历和年限要求;具有国家、行业或企业认可的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具有参与相关行业企业标准建设和学校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等建设的经验。
4.2 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
4.2.1 调研内容
深入分析产业、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现状与个体生涯发展对该职业技能的需求,以及开发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需求与开发必要性和可行性调研报告。内容可包括:
——适应产业、行业发展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岗位要求个体具备的特别突出的职业技能;
——工作任务涉及该职业技能的职业岗位;
——教学内容涉及该职业技能的院校专业;
——社会、企业对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需求情况;
——学校针对该职业技能的培养现状,其人才培养对拟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需求情况;
——实施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所需的条件,包括培训条件、考核条件等;
——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具体思路和做法。
4.2.2 资料收集
通过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形成初步预期,并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最终形成提供多方面支撑。
——收集的资料应是相关标准、规范、制度的原始文本(不含原始文本的说明资料)。
——收集的方法包括相关标准文件收集、网络下载和行业、企业、学校资料收集等。
——收集的文本应有可用性,适用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培训方案开发、考核方案开发等。
4.3 确定职业技能领域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称
4.3.1 确定职业技能领域
确定的职业技能领域应基于有关工作基础,进一步聚焦和反映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主要包括:
——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知识与技能更新迭代快速的职业技能领域;
——需专门进行强化,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关键技能领域;
——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尚未形成完整培养体系,社会急需的职业技能领域;
——针对职业岗位(群)或相近职业领域需进一步拓展的职业技能领域。
4.3.2 确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称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对学习者职业技能的综合评价,体现单一或多个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证书对接职业标准,按职业技能领域划分,具体名称要直观反映其核心技术技能,不宜按师、工、员等职业岗位命名,也不宜直接使用专业名称命名。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称统一采用“名词+动词”的形式,清晰反映证书持有者具备的职业技能或能胜任的职业活动,如“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尽可能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对应,明确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或主要工作领域。
4.4 确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范围
应清晰界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范围,聚焦完成某一或多个职业岗位(群)关键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不宜过于宽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每一级别学习培训内容,原则上以不超过8学分为宜,其中30% 左右的学习培训内容具有一定柔性,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对职业技能的差异化要求。
4.5 划分职业技能等级
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一般应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等级划分依据应明确、清晰,易于理解和操作。应与学历证书的层次相衔接,与职业岗位的层级相对应,与技术复杂程度和技能熟练程度相适应。
0 5
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要与证书名称相符。职业技能应体现工作任务的内容,其开发要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避免传统的学科知识分析。工作任务内容需进行三级分析,第一级分析工作领域,第二级分析工作任务,第三级分析职业技能要求。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深化或拓展,帮助进一步对接企业一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与有关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衔接,统筹考虑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共性与差异性。有关专业教学标准可通过教育部网站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页面“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专栏查询(网址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
5.1 分析工作领域
将岗位或岗位群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性质和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领域。每个等级的工作领域一般应不少于3个。表述采取“名词+动词”的短语形式,如“静态网站搭建”“照护计划制定”等。
通常采用的动词有:
——基本操作类。如: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估算、计算等。
——调试维护类。如:连接、调整、调试、维护、安装等。
——资料处理类。如:阅读、摘录、寻找、编制、分析等。
——问题解决类。如:设计、诊断、排除、选择、布置等。
——管理组织类。如:计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
5.2 分析工作任务
按工作性质与要求,将每个工作领域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且具有典型性的单项任务。每个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一般应不少于3项。表述采取“名词+动词”的短语形式,如“动态网页开发”“库存成本分析”等。
5.3 分析职业技能要求
分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职业技能要求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体现,每项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一般以4-6条为宜。职业技能要求一般可从“行为、条件、标准、结果”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内容描述不能太笼统、太抽象,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
5.3.1 行为
完成某一职业活动。如“能制作……”“能生产……”。
5.3.2 条件
完成某一职业活动应具备的条件。如资料、设备和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包括允许使用和不允许使用的。
5.3.3 标准
完成某一职业活动的质量和等级等要求,包括速度、准确性、质量、经济性和环保性等。
——速度:如果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要求的时间很重要,应确立时间因素;
——准确性:如果有必要,应提出准确性及其等级要求,包括质的和量的,如“正确操作……”或“至少××%正确率”;
——质量:如果产品质量很重要,应提出质量要求,如“按技术操作要求,误差不超过××mm”;
——经济性:如果有必要,应提出经济性要求,如生产成本控制率、投入产出比等;
——环保性:如果有必要,应提出环保性要求,如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节能率等。
5.3.4 结果
行为的结果,即完成的某一职业活动。如“制作了……”“生产了……”。
0 6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编排格式
6.1 文本结构
6.1.1 封面
封面应列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信息,包括: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名称、版本、制定单位、发布时间。
6.1.2 目次
目次应列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章节的篇目次序。
6.1.3 前言
前言应依次列出以下内容:
——本标准起草依据的规则;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声明。
6.1.4 内容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适用院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职业技能要求等六个部分。
6.1.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列出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如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等。
6.2 出版格式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采用统一编排格式,并统一字体和字号。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出版格式,参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