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原校长林建华: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之上
时间:2020-01-0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1月8日,2020未来教育论坛暨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行。大会邀请了众多嘉宾一起分享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凝聚共识,寻求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推动社会制度优化贡献知识。

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林建华发表了题为《今天的教育决定国家的未来》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他在演讲中提出五个共识:敬畏教育才有未来,以人的全面成长为中心,“知识”之外,需“常识、见识、胆识”,释放学生潜能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谛,大学要打开边界。

以下为林建华演讲现场实录,整理以飨读者:

谢谢大家的光临。教育一直是我的一个情怀,我退下来之前,有些化学家希望我回到化学界,但我还是想在教育上做一些事。

刚才探讨了世界在变革,我们的教育也一直在变。但是教育的改变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改变的方式,但是我总觉得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有一些共同的基础性的认识,我们叫它共识,我们应该在共识的基础上来发挥特色特长,把教育办得更加多样化。但是教育当然是很复杂的事情,所以我今天就试着来说一下,我认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应该有哪些基本的共识。

首先第一个共识,敬畏教育才有未来。不管我们的意愿如何,也不管我们将来教育做得怎么样,其实未来各个行业的领导人现在都在我们的校园里。换句话说,我们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在这个校园里面能够感受到什么,将会影响我们国家的未来,甚至影响世界的未来。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这就是我们担负的责任。

我们的教师应该担负起责任,因为你的言谈举止,你的行为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我们的学校做的每一个决定、制定的每一个政策都是一个信息,都会影响到学生、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最不应该去埋怨。因为所有人都是通过教育以及他在这个世界上从事工作成长起来的。今天的教育文化,不管是追求卓越还是甘于平庸,其实都是在影响着他们的未来,这个意义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敬畏教育,敬畏自己承担的责任,应该热爱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教育做好。

教育改革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是一件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会遇到很多的阻力。今天我跟米勒(注:欧林工学院创始院长)谈,他们做了20多年,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教育做好,我想这是我们要建立的第一个共识。

第二个共识,我希望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以人的全面成长为中心,来规划、来建设我们的教育理念。

我记得,在AlphaGo战胜了围棋天才之后,苹果CEO库克在MIT演讲,他说“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能够像人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没有对结果的敬畏之心”。我想这就是教育非常核心一点,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教育,而不是作为一个工具。现在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当然是应试教育狭窄的知识结构、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过度的制约使我们的头脑更加封闭、更加僵化,这对未来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所以必须要改变我们的教育。

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好的教育能够因真理而自由”。好的教育可以使你自由,但是如果是不好的教育,知识可能会成为你的一个羁绊或者发展的障碍。我们看到过太多这种现象,就是人们经过教育之后反而失去了一种探索的精神,失去了自己的兴趣,我们觉得这种教育对人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急功近利的教育,这种把人当成工具的教育,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学生本应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因为缺乏价值的判断和人文素养,使他不能够做得更好,或者发展得更好。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当中应该树立起的一个观念,就是一定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

从这点出发,我们在实践上就会有第三个共识。我们的教育除了给学生知识,还应该给他们常识、见识和胆识。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观念的能力素养,要培养他全面的发展。

常识大家很好理解,它是人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基本的认识,是社会的一些共识。它不仅关系到你懂什么、你知道什么,而且你内心真正相信什么、信仰什么、坚持什么、坚定什么,我想这就是常识。怎样让学生能够树立起社会主义价值观,建立起一种常识,这是我们教育要提倡的校园文化。

见识是一种智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综合、能够链接和孕育各种知识,让你掌握各种知识来对事物下判断。

胆识表现为一种勇气、勇敢和很强的执行力,但本质上讲,它是对你的目标、对你的见识的一种自信和一种坚持,只有内心坚持了,才能够真正的有勇气。

第四个共识,教育不是单向的,不是说老师把知识讲了,学生就一定能够接收。所以,怎样调动学生的潜能,这是重点。

在教学方法上,在学习方式上怎样做得更好,才能够让学生听懂。我觉得,老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二传手”,而应该是教授、是向导,引导学生进入知识里。很早以前,我们学校有一个生物化学的老师,他多年都是用英文讲课,有的学生说“听英文来学习知识内容挺困难的,能不能用中文讲”?他来问我什么意见?我问他,你讲课程的过程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传递知识吗?还是说你要激发学生进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去?你要是从学生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讲,接受最新的文献,应该是用英语更好。我们要问自己,上这个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还要知行合一,实践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另外,我们现在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你遇到一个事情,你不能轻易地去相信或者反对,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寻找证据才有结论。我听过很多中国学生的演讲,经常是很多华丽的辞藻堆砌起来的,但是仔细听,却并没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和内在的逻辑。我想这也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一个现象。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有太多观点,出来一个观点大家马上表示支持或者反对,实际上都是因为整个教育当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真正价值观的建立需要思想的碰撞,需要通过不同的理论教育才能得出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有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倾向,要让自己直接从知识或者思想去讨论、去辩论,不能说不存在抗辩。我觉得真正要让学生学习树立起社会主义价值观,一定是综合性的,要让他去追求、探索内在的关系,他才能慢慢树立起来。

第五个共识,未来教育一定要打开边界,要打开学生的边界,要打开学习的边界,要打开学校的边界。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校不再有知识的垄断地位了,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很容易地获取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另外就是社会不断变化,但是大学其实是很难改变的,变化比较慢。所以大学要想让学生真正适应社会的话,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必须打开边界。

我相信在未来,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有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在企业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大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样的条件,真正提高中国教育水平。我相信今后大学的价值,大学的创造是开放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不断产生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的技术,让大学的价值更加发扬光大。

谢谢大家。

Baidu
map